7.30共修孟子第16课,公孙丑章句下第四节,圣人过多,小人无过。原文如下: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艾婷的分享:
闻
平陆之地受灾,百姓饥荒,老弱可怜者,跑到山沟里活活饿死,年轻力壮者四散逃荒近上千人。
孟子责当地邑宰距心失职。
思
人在什么情况下能看到自己的缺陷?什么情况下看不到自己的缺陷?
一.距心一开始之所以认为自己管辖下的灾民流离失所,死亡逃散不是自己失职的问题,是因为他沒有将保护百姓安危为己任,对自己没有严格要求,没有认清自己生而为人的真正终极目标和意义,责任心和道义不明确。
二.人在心平静时,谦让,仁爱彰显,内心纯净。没有傲慢,没有推脱责任,可以清晰的判断,犯错了,不在意外面的一切,而是自己承认错,认错改过。当我们对自身要求提升,面对问题哪怕做得很好,还总认为问题在自己,自己做得不够好,推功揽过,通过自己的努力,规避很多风险。
三.相反,人心不平时,推过揽功。贪心,愚痴越来越多,圣人揽过,小人揽功。千古功过,自有天评断,自有后人说。人在知错时,知耻而后勇,有勇气改错,坚持走正确的道路,不停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是始终能看见自己的错误,不断改进,仁义礼智安住心中,提升责任、担当、勇气,有博爱心,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四.圣人过多,是因为圣人能看到自己的错,小人无过,只因为他看不见自己的过错。
修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我所有的问题都根植于我的存在,探索人生和生活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探索自己,认识我自己。常反省,常反思,看见自己的一切,有错则改,无则加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