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分享《国富论》中第46~51章:论不同国家资本发展的不同。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研究经济史。
斯密提出了社会财富发展的原理,指出贸易自由能促进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加强分工、增加资本数量和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进一步增加国民财富的三个必要手段。
斯密回顾了自罗马帝国及中世纪以来城乡经济发展的历史,对封建的生产关系进行抨击,要求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首先,财富的自然积累。
作者认为,都市与农村之间进行的通商,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商业。
进行这种商业交换的媒介,既有原生产物与制造品,也有货币。农村供给都市的,是生活资料及制造材料;而都市供给农村的,则是一部分制造品。
作者认为当时富裕的地区包括北美,中国,印度。而这些地区和国家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对外贸易都是由外国资本控制。
这个直观的感受让作者感觉到,有限的资本应当优先投入到农业,其次是工业,最后才轮到对外贸易,这个顺序才有利于国家富强。
其次,欧洲农业在罗马帝国崩溃后曾受到抑制
长男继承法和限子嗣继承法导致田地被贵族占据,作者认为这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为贵族们不从事生产,不善于开发和改良农田。
而直接从事生产的农民,被绑定在土地上,没有所有权,因此也没有改良土地的积极性。
后面农民的地位有所提高,改良土地的积极性有所提升,但相较于其他阶层,农民依然地位地下,即使有些资本,也不愿意用在改良土地上,其他阶层也不愿意投资改良土地。
第三,罗马帝国崩溃后都市的发展
罗马帝国崩溃之后,都市居民的境况和农村居民差不多,自从罗马帝国崩溃之后,罗马的地主大都散居于各自的领地之内,与佃农和属民住在一起;市镇居民则多数都是处境与奴役类似的商人和技工。
商业城市,是国王与大贵族之间争斗的产物。
第四,城市工商业会促进农村的发展
一个城市,即使其邻近各个农村,以及与它通商的各个农村,都处于资源匮乏甚至是衰落的状态,它也仍然可以逐步发展起来并日益富强。
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是大国,就一定有自己的制造业,城市工商业会促进农村的发展:
第一,为农村生产物提供市场。
第二,都市居民经常购买那些未被开垦的土地。
第三,自从工商业发达之后,农村居民就减少了与邻居的战争,也逐渐脱离了对政府的依附。
事实上,是城市工商业促进了欧洲大部分农村的开发与发展,而不是农村的开发与发展导致了城市工商业的出现
以上,就是关于这部分的全部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