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宫 念
拨雾阳光暖后,照幡殿,去凡尘垢。念续金风戊戍狗,柱迎红,化云飞,天地厚。
妙法难言够,论无住,耳听虚透。宝相袈丝栩生皱,始终如,从不瘦。
20180210 23:47
在古木古法建成的古建寺院里,词展开了一轮心念之旅。
“拨雾阳光暖后,照幡殿,去凡尘垢。”经历了一两周的低温寒流,久违的阳光终于在昆明又露了头。阳光既是现实生活中的暖阳,又代喻了一种智慧,一种能够拨开迷雾的智慧。
照进寺院,照进大殿,照进幡筒的智慧,能够经由耳边伴着袅袅香火的诵经声和隐隐传来的晨钟暮鼓声,让人的心灵远离嘈杂,远离喧嚣,心中“去凡尘垢”,浸入一种宏大的洗礼。
认知内部和外部世界,会产生各种心念,心灵的洗礼,心念首当其冲。2018年的立春早于除夕,2月4日便新春已立,农历是戊戍狗年。词的下一句用“念续金风”为“戊戍狗”年的到来奉上了满满的祝福。词中的念念相续如“风”,而此“风”又以“金”来形容,便注定了是一种无上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的祝愿。
在阳光照耀之下,大殿里的红木立柱更显高拔,“柱迎红”,让人感到天地融于一殿,“化云飞,天地厚。”整个天地宇宙都被融合包容在了既庄严肃穆,又古朴安详的古殿之上。
词上片借助久寒之后遍洒天下的阳光,在新年到来之际,对寺中古建所展现的世间、出世间的宏大气蕴作了描画,也喻示了智慧之源的博大精深。念念相续,词上片的场景描募,为下片即将要表达的念想铺陈出了宏大的背景。
下片直接将体验过智慧思想之后的感受进行了集中的描写。
过片首句便是“妙法难言够”,一种积极向学的心境豁然展现。是的,求智慧哪能说够呢,这是一个永无止境、如饥似渴的历程。这是从受者的角度写的。
而好在智慧之师“论无住”,这一句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在讲解、解说“无住”这一高深的理念;另一种,则是用“无住”来形容“论”者的状态。无论是哪一种理解,这时的视角已经转向了施者,转向了信息发出的那一方。
接着,“耳听虚透”又将镜头转回到了受者。“无住”、“虚空”都是最为精妙的理念,对于如此精深妙法的闻思修,越深入进去,越感受到其博大精深,哪里会有听够之说?
就这样,三句词,镜头来回转了三次,将施与受之间的密切互动作出了传神的描画。试想,要想点燃明亮的灯,做引路人,指明方向,如果没有真正的金刚钻,谁能揽下瓷器活?
“宝相袈丝栩生皱”,袈裟有着“善哉解脱服”之称,上面的条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代表“福田”的象征──田地有生长的意义,代表了利己利人、种种功德的相互滋长。世田种粮,以养形命。法衣之田,长养法身慧命,堪为世间福田。所以袈裟又叫做“福田衣”。词用“宝相”来形容这一福田衣,可谓精确。
所与这些物象所阐释的智慧光芒,正是不来不去的如来本意。“始终如,从不瘦。”词以从不枯槁瘦弱来形容其强盛的生命力,用得也是十分贴切的。
全词以《念》为题,将对智慧人生的赞叹阐释得精准地道,入木三分。
(阿玛书于20180212)
夜游宫 念
拨雾阳光暖后,照幡殿,去凡尘垢。念续金风戊戍狗,柱迎红,化云飞,天地厚。
妙法难言够,论无住,耳听虚透。宝相袈丝栩生皱,始终如,从不瘦。
查询 沐林人词鉴赏原创 关注
或者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并关注
即可自动收阅原创沐林人词
共享美好时光
如若相遇 唯有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