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出局中国行
秋季本该收获,我却愿意撒下一颗种子——记007不出局中国行*重庆

秋季本该收获,我却愿意撒下一颗种子——记007不出局中国行*重庆

作者: 清溪草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21:24 被阅读91次
秋季的

这篇文章算不算软文呢?这是一个“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

昨天,参加了“007不出局中国行”在重庆的线下聚会。关于这样一个超过一万人的社群组织,好印象或者坏印象往往来自亲历的点点滴滴。我之前偶尔提过它,但是没有刻意推广过。而这篇文章会从持续写作、重新定义和向阳而生三个方面来聊聊我的感受。

1.持续写作

去年,我参加了小米和苏末的写作班。纠正了自己写日记没有主题的重复唠叨;遇上猫叔的21天行动营,开辟了简书这个写作战场。然后被行动营的黄磊引流进了007这个社群,因为被“7天一篇写一年,7年之后去南极”这个目标给打动。

覃杰作为社群的创始人一直强调“家庭第一,工作赚钱第二,007践行第三”——因此我们要时刻记得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为了写文章践行而影响财富收入,影响家庭关系,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吗?当然如果能够把工作和写作结合起来,那不是更好?或者把写作和生活结合起来也可以。那么为什么写作?

我喜欢读人物传记,回忆录,发现以前作家的写作目的性很强,比如鲁迅谈的学医无法救国,那就拿起笔来。而那个时代的作家大多带着明显的时代烙印,茅盾、沈从文.....从单个人来说,有的人写作是为了稿费,解决温饱;有的人是为了个人尊严;有的人是迎合大众;也有的是为了一种沉浸文字中的内心的需求。我们班有位战友就经常写梦境,人生就是一场一场的梦,更是一次次的自我探索。还有人写诗往往被贴上文青的标签,其实这些是无关的,诗人的内心往往是丰饶的。因为促发诗性的是特定的场景和心情,而非“为赋新诗强说愁”。

莫言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可以“一天三顿吃饺子”——这答案真诚朴素,然而你不能仅仅理解为温饱。因为最初的目标在生活的阅历变化之后会不断被迭代更新。现在谁家一天三顿不能吃饺子,那条件不存在了,是不是不写了?很明显,他还是在持续写。因为写作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写作可以让自己活得更好,更深,更明白。

巴金说:我50几年的文学生活可以说明:我不曾玩弄人生,不曾装饰人生,也不曾美化人生,我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

其实科研上的论文何尝不是通过写作传递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认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我平时的写作大多是梳理生活,经历,认识的人物,喜好和踩过的坑......写作可以节省时间,比如有人想要了解007,那么直接可以扫二维码;而不需要一一解释。

不出局社群入口

工作中的情况也一样,有过的经验、教训,写下来可以加深思考也可以给别人参考。同时为了“输出倒逼输入”那就促使你必须去读更多的书,见更多的人,提升自己的认知。

2.重新定义

覃杰演讲PPT图片

上面这图片是覃杰16年的目标,可以从里面对标一个人。

他说,他发起007不写就出局的初衷是为了找几个人和他一起写作。因为最开始他写公众号,认真地和每一位关注的人互动。有人和他说,写得真好,我也想写,结果迟迟没有开始。所以他们最后想了个办法就是契约金。像我们平时的打卡流利说交押金一样。等完成之后,押金退回。但是后来,考虑更多万一这七年中出现意外,双方联系不上,那契约金不就泡汤了?所以就开发了不出局系统,到时候系统会自动退回契约金。但是后来随着人员的扩大,系统维护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契约金就变成了加入社群的会费。

其实,如果深入思考一点点就知道,7年后的399和现在的399完全就不在一个层次,即便能够退回契约金,其实也不值钱的。所以关键还是在于这七年中的成长一定是物超所值。当然有人质疑这个费用的去向,而对所有的007er 和覃杰等人都提出了非常挑剔的指责和攻击。比如007不出局成就了一些人,里面一部分人是从事区块链相关行业的;有人提出007就是币圈收割韭菜的。至少见过覃杰,我觉得他做的事情和他的目标是不违背的。

覃杰的“营销营销再营销”应该是模仿李笑来的“学习学习再学习”。还有“不出局写作”,我有异议,改成“写作不出局”不是更顺畅?结果覃杰说,“新东方英语,不出局写作”。这个有没有毛病?新东方品牌的英语,不出局品牌的写作。这样理解好像也没有毛病。然而我错了?我觉得“写作不出局”顺畅的原因不是从品牌考虑;而是从这几个字的文字流畅性来说。所以这体现的是我们思考问题角度和方式的不同。同样,不出局中国行的一个口号是“城市游学为践行”,如果单纯听下来有点怪异,很容易成为“城市游学未践行”“城市游学未见行”。因此我觉得“城市游学重践行”或许更好一点。

陪伴写作,践行。。。其实7年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中间必然有许多人退出,毕竟能坚持做一件事情的人是少数。那么退出去的就是弱者?我看未必,只能说这个模式或者平台不适合他,或者说不适合当前生活状态的他。

但是这个平台的问题吗?覃杰或许会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导致了一些人的归属感不强。因为他说了一个关于名字的尴尬 “如果对方没有记住我的名字,是我的问题;如果我没有记住对方的名字,还是我的问题”。我觉得这个也可以推广到他平时的处事态度上。曾经作为值月生,催缴作业等特别疲倦、失望,我觉得是别人不配合我。可是覃杰是面向问题的人,他说你遇到这个事情,那么抱怨别人肯定不能解决问题;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决问题更好。

很多公司有迟到惩罚,那因为特殊情况迟到的人吧,如果扣工资,会特别心痛,甚至产生懈怠;所以他就用的奖励——不迟到的就有额外的奖励。如此迟到的人就少了;即便因为不可抗拒原因迟到的也不会特别沮丧。没有争取到和损失本该得到的,即便是同样金额,心情可能完全不同。

他为什么能够颁发“迟到奖”呢?因为他是规则的制定者呀。看过《一场好戏》的人应该都知道,什么是规则的制定?这个社会为何会属于制定规则的人?不管是个人品牌营销还是公司管理,他总是在逆向思考,重新定义,这就能理解为何他的公众号要叫做“向左而生”。

其实,覃杰最擅长个人品牌的管理。他的案例中不乏个人品牌的真实案例,而且不断地迭代更新。比如阿木魔法学院、猴哥的苹果,说到这里不得不感谢一下猴哥提供的苹果,看下图“真的外表很自然,内心很甜蜜”。而关于个人品牌,其实我不太想谈太多,有机会的话最好能在各个城市的线下见面会去现场交流。如果没有机会,那可以去他的公众号,后台留言“个人品牌”。

猴哥的土苹果

3.向阳而生

军师姐姐,高莹,就是站在007不出局背后的人。她也擅长逆向思考和用户思维。她举了一个例子:

在高铁,旁边有人看视频,声音特别大,影响了你休息。你会怎么办?

走过去说,请你小声些。

心里委屈,自己忍着。不时拿眼睛瞪一下对方,期望他感受到你的愤怒。

她的方案是随身携带一副15块钱的耳机,走过去笑着说”对不起,打扰你一下,你是不是忘了戴耳机,我这里有一副新的耳机给你吧。

她总是能站在另一个角度思考,因此写出来给领导的讲稿,让领导觉得那是自己写的,因为她写的时候就是进行了角色对换。

还有现场打磨环节,她除了主持之外,还能够立即对别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升华。你会认为她特别阳光,甚至忽略掉她手上的拐杖。她的发言里面谈起自己的经历没有任何委屈,只有感恩。她说,世界有光亮和阴暗的一面,所以我们要主动向阳而生;如果在黑暗里,那你可以把自己变成那束光,去点燃和激发更多的光亮。

军师姐姐说,不要给自己贴负面的标签“我不幸,我不行,我病了”.......不然你就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证明你的感受是正确的。很多时候,不妨写写成功日记。现场的燕子讲了,她从国外才回来,非常不适应国内的圈子。为了逃避,她就整天打游戏。她觉得自己病得很严重,是心理病,不愿意走出去,不愿意见朋友,不愿意聊天。然而中场休息后她说,她知道她哪里是病了?她的病太不明显。

现场的环姐是做大健康,她说“我本来想要活成大哥心中的女人,结果现实成了女人心中的大哥”。最后军师姐姐提议,“我是环姐,缓解你的健康问题,如果你是男人,我会帮你活成女人心中的大哥;如果是女人,那我会帮你活成大哥心中的女人”。还有龙昭的“小龙女为你支招”。

如此可见,头脑风暴有时候能够迅速碰撞出新意。当然文字写出来少了生动和活力,更像是一纸记录。

逆向思考和头脑风暴可以经常进行刻意练习。最后感谢覃杰、军师姐姐和重庆的007er 小伙伴,后亮、龙昭、泡泡、洲伟、汪璇和文波。。。

我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你听到的也未必是真的;用眼睛去看世界,用心去感受。

秋天,我撒下一颗光亮的种子;有一天,我希望你的眼睛变得更亮。

一场分享,立即能用的——讯飞输入。名字的广告效应,让人一听就懂。

不要学习成瘾,“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而只是学和思还不够,必须结合工作和生活,行动。

我们不是圣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大胆地说你的工作和职业,除非你的工作是保密的或者令你难以启齿。有时候新的工作或者合作机会就在不经意间促成了。我记得戴愫老师说,她每次参加会议都会有十个左右的目标人物链接。

最重要的还是要打磨自己的技能,让自己变得优秀。

覃杰演讲PPT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抽象树:游学也是有意义的经验,每一次线下见面,总会有不同收获。或许这便是同路人的成长之道。
  • 覃杰:城市游学重践行
  • 52a42b0e9887:“秋季我愿意撒下一颗种子”,这边小文的点睛之笔哈😊

本文标题:秋季本该收获,我却愿意撒下一颗种子——记007不出局中国行*重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md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