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0 关于记忆的认知

作者: 王字一点成美玉 | 来源:发表于2022-11-21 20:16 被阅读0次

01认识大脑

001 大脑的构造

我们的大脑是由处理感观信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大脑新皮质,掌管语言、情绪的大脑边缘系统,感知压力和疲劳的间脑,调节动作平衡和肌肉张力的小脑,以及维持生命活力和提高免疫力的脑干构成的。大脑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紧密协作,通过不断输入记忆对象提高我们对记忆的唤起能力。

002 大脑类型

●左脑型的人: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分析能力较强。

●右脑型的人:直觉较强,空间认知能力较强。

●大脑边缘系统型的人: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

●小脑型的人:运动能力强,反射神经发达,瞬间爆发力强。

●全脑型的人:同时拥有左脑型、右脑型、大脑边缘系统型、小脑型的特点,各方面发展均衡。

有效使用大脑的方法是用右脑来输入,用左脑来输出。

大脑如此构造是为了遗忘。遗忘绝不是什么糟糕的事情,被遗忘的都是应该遗忘的,有其特定的意义,因为有遗忘才能有记忆。我们就是这样,一边遗忘一边在书写新的记忆。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写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02我们的记忆过程分为以下3步:

●识记;

●保持;

●想起。

“识记”与神经突触的构筑(输入)有关,“保持”与神经突触的胶着有关,“想起”与神经突触传导的效率有关。

如果记忆能成为你的一个想法并能被运用,那么记忆和记忆就会相互连接,神经细胞之间的交流就会变得更加活跃。于是,我们就能在任何时候都很自然地想起自己曾记忆过的内容。

03保持长时记忆的3个诀窍

●多体验新鲜事物

●不惧怕失败

●不被记忆束缚

04适当的压力可以调节脑内环境

●有明确的目标;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情感触动;

●参加有益于生态环保的活动;

●体验新鲜事物;

●每天都能保持积极的心态;

●为人坦率;

●锻炼身体且让自己充满活力。

05适合记忆的环境

来回移动也是提高记忆力的技巧之一

室内温度也与记忆力密切相关。过热的环境不利于增强记忆力,而偏冷的环境则有利于增强记忆力。

06 从“情绪记忆”突破

如果以情绪为基础进行记忆,经历就会被输入到长时记忆里。也就是说,如果一件事情给你带来了积极情绪,你就会想再次经历这件事并且会不由自主地期待着它再次发生。

07巧妙利用直觉和闪念

因为可以产生无意识反应,所以这种记忆也叫作“内隐记忆”。人们往往认为产生于内隐记忆的直觉力是很难通过锻炼得到的。但如果能多次重复记忆中的经历,使之铭刻于心,那么这个经历在某一天可能就会变成内隐记忆,最后成为直觉力。

锻炼直觉力的7个诀窍

●不勉强自己迎合别人;

●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养成重启大脑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大自然;

●体验新鲜事物;

●时常感动;

●不断挑战并分享成功经验。

08 通过模仿培养观察力和快速思考力

大脑可以通过模仿得到锻炼。因此,我们在记忆某些领域的知识时,应该先找到该领域最优秀的人,然后不断学习和模仿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09 长时记忆可以分为语义记忆、情节记忆、程序性记忆、程序性记忆、启动效应这几类。

语义记忆一般是指对知识的记忆

情节记忆是指与个人的亲身经历有关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是我们在学习技能时常常使用的记忆方法。

程序性记忆有通过训练形成条件反射的情况。

大家会把从教科书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实验来确认。这就是将大脑输入的记忆付诸实践的过程。

我们在体验时瞬间产生的感觉、情绪会被大脑主动地接收并作为长时记忆存储下来。

因此,先通过大脑输入记忆内容,然后尽快体验,这才是最快的记忆方法。

10坚持做20分钟的肌肉训练,与之相关的记忆力就会提高10%。

运动能够促进大脑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使脑内神经网络畅通无阻,便于记忆的巩固。

运动还和觉醒、专注力、积极性、灵活性有关。

11想建造自己的“记忆宫殿”就去旅行吧

提高空间认知的能力,也能间接地提高记忆力。而且在各种记忆方法中,也有将空间认知力和记忆对象组合在一起进行记忆的方法。也就是把空间的一些关键点用作记忆的锚点。

通过旅行锻炼自己的空间记忆力。

12 玩耍能够让我们的大脑细胞变得更加活跃

●尚未体验过的新事物;

●具有挑战性;

●尽可能大规模;

●尽量活动到全身;

●以大自然为游戏场所。

玩耍可以让身体所有的细胞发生变化、提高新细胞间的突触的黏着度。如此一来,我们的大脑便可以保持灵敏,记忆力也一定会提高。

13优质的睡眠有助于长时记忆

在睡眠期间,我们的记忆会更容易变成易于想起的长时记忆。也就是说,学习之后的充分睡眠可以巩固记忆,让我们处于能够随时想起的状态。

14 θ波是记忆的关键

人们都知道出现α波意味着大脑处于放松状态。只要闭上眼睛放松一会儿,就能体验α波。α波是以每秒8~13次频率振动的波形。

θ波主要是由海马体发出的一种脑电波,频率约为每秒5次,特点是有规律、有节奏。当θ波出现时,我们就会进入所谓的心流状态,可以发挥超乎想象的能力。

当θ波出现的时候,海马体会处于一种被激发的状态。记忆也会更容易成为长时记忆并得以巩固。

波可以向大脑输入看到的事物、听到的声音,并把这些信息作为长时记忆存储在大脑颞叶中。

大约在6岁之前,θ波在我们的脑波中都占据主导地位。

15影响脑外环境的4个重要因素是呼吸、姿势、电磁波和血管。

 腹式呼吸是促进脑内荷尔蒙——5-羟色胺分泌的有效方法。腹式呼吸可以在各种状态下进行。我们躺着、坐着、站着、走着,都能进行腹式呼吸的训练。

他们观察了接受手机电磁波照射2小时后的海马神经细胞(与学习、记忆相关),发现由于电磁波的照射,记忆力与学习能力出现了低下现象。

为了让这种“血管力”发挥自如,建议大家进行走路训练和局部肌肉训练。

走路的要点是尽量迈大步和匀速前进。建议你在有节奏地迈大步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呼吸,以20分钟快走为目标进行走路训练。

16 通过冥想调节大脑和身体的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冥想重启大脑,然后在下次记忆时使用异于上次的神经回路并付诸实践。如果大家这样做,记忆就会存储得更加牢固,也会更容易转化为长时记忆。

研究表明,习惯冥想的人能自由地释放α波,创造能够提高记忆力的脑内环境。

冥想具有提高记忆力中的“想起力”(想起某事的能力)的作用

研究报告表明,如果我们能每天平均冥想27分钟,连续坚持8周,那么与记忆、学习相关的大脑灰白质的比率就会提高。

17 对人类来说,默认模式网络有以下三种功能。

第一种是自我认知、自我接受,也就是更加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发现自己。

第二种是对自己所处状态的认识。

第三种是记忆。

18 自信可以增强记忆力

将信息转化为长时记忆进而保留下来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自信。

不管结果如何,充满自信去行动的经历和体验都会比较容易转化为长时记忆。

19 学习外语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学习外语有助于记忆力的提高。因为我们在学习不同语言时需要使用不同的大脑区域,这对记忆力的影响会在处理多项任务时表现出来。

我实践过的另一个学习外语的技巧是一边发呆一边听外语音频。

请大家尝试一下一边发呆一边无目的地听音频,这个过程可以用右脑记忆来解释。

右脑记忆法是一种学习外语的好方法。速听也是一样的道理,是一种让左脑感到混乱并放弃努力,从而让右脑记忆的方法。

20“香味”对巩固长时记忆和唤起记忆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1 多巴胺被称为“干劲荷尔蒙”,是我们集中精力记忆时不可或缺的一种荷尔蒙。海马体是影响记忆的关键组织。多巴胺能使海马体细胞间的神经突触的传导变得活跃,增强神经突触的黏着度。神经突触的活跃有益于记忆。

相关文章

  • 30/100 关于记忆的认知

    01认识大脑 001 大脑的构造 我们的大脑是由处理感观信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大脑新皮质,掌管语言...

  • 2020-12-16今日复盘

    今日完成: 30% 今日英语早读 100% 读完《习惯陷阱》 100% 《认知突围》读书笔记 100% ...

  • 认知和成长

    最近3年最大的收获是关于认知 成功=dna 30%+家庭环境 30% +时代环境 30%+发现认知重要性 5%+认...

  •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认知?认知是人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注意、知觉、学习、思维、记忆等等。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

  • 2020-09-19

    2020·09·19 100天认知成长 30D/100D 持续坚持每一个值得坚持的 今天是我到简书的第30天。先给...

  • 单词攻克法—刻意练习

    2018.12.6 目标:通过词缀法记忆单词,掌握基本重要单词10, 30(+20),60(+30),100(+4...

  • 2020-12-18今日复盘

    今日完成事项: 英语早读 100% 《认知突围》读书笔记 完成30% 发布1...

  • day80,认知优势和盟友优势

    虫儿+剽悍牛人100条day30 如何保持认知优势和盟友优势?至少混好一个高段位的圈子。 认知优势即清晰的认知自己...

  • 《记忆力,可以训练提升嘛?》

    【写作日更100天,200字+】 第01/100天 《记忆力,可以训练提升嘛?》 关于记忆力,我是从痛苦走向喜悦...

  • 《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8章 学习的认知观点

    本章目标 区分行为主义学习观和认知学习观 解释关于记忆的早期信息加工模型以及近期的认知科学模型,包括工作记忆和认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100 关于记忆的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mn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