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658123/b1ffac8576448a8d.jpg)
。。今日书朋推荐 || 编号:[1624]
。。ISBN: 9787101157208
。。内容简介。。
此书是现代作家、编辑家陶亢德的回忆录,撰写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没有公开发表。陶亢德曾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几家著名刊物的编辑(如《生活》周刊、《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他在编辑出版上的才干得到合作者与作者的广泛信任,与邹韬奋、林语堂、老舍、周作人、郁达夫、丰子恺、徐訏等许多名家有过比较密切的交往,与鲁迅晚年也有过频密的通信联系。陶亢德经手刊布了许多重要的现代文学文献,出版了《骆驼祥子》等现代文学名著,也是一些重要的文学事件的当事人或见证者。他的这部回忆录叙述了与作家的结识、交往,文学刊物的创办、经营情况,以及个人的经历,细节丰富,很有可读性,是不可多得的现代文化史、文学史的资料,对于还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学现场、研究当时的文坛状况和社会风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本书首次原貌四色影印周作人五十自寿诗并沈尹默、林语堂唱和手迹(原发表于1934年4月出版的《人间世》创刊号),并附多通周陶往来通信,非常珍贵难得。
。。作者简介。。
陶亢德(1908—1983),谱名光燮,号哲盦、竹庵,笔名徒然、亢德、陶庵等,浙江绍兴人。早年在苏州当学徒,曾去东北谋生,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因受邹韬奋赏识而任《生活》周刊编辑,后协助林语堂编辑《论语》《人间世》。1935年创办人间书屋,与林语堂合作创办《宇宙风》杂志。后创办亢德书房,主持太平书局。1949年后,曾先后在革新书店、上海群联出版社、新知识出版社、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任编辑。著有《徒然小说集》等,编有《北平一顾》《自传之一章》等,另有译作多种。
。。短评。。
#
讲吃,津津有味,满满乡土记忆。 书的上半部分讲述陶先生在1949年之前中国文坛上各种摸爬滚打,我不止一次地开了小差——开小差不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遇到了前所未闻的好东西急于跟人分享—— “真太八卦了!”想要八卦中国现代文坛,这书必读。而且留下很多回味,掩卷好几天,仍能想起那些被八卦的主角的音容和态度。 但陶先生似乎并不用八卦的心态来讲述这些八卦,我有这个他信。他只是想留下一些具体的真实切近的记录,关于中国现代文人的记录,至于其中的是非善恶,何妨任由后人评说。 重要的是,即使在人生最低谷,遭受非人间的离乱与迫害,在作者70多岁之后的回忆中,仍能保有对人世间的兴趣和幽默。这大概是被封上神坛的斗士们很难企及的。 更重要的是,到底该怎样认识“汉奸”?自承文化汉奸的陶先生,似乎自有他的态度。
#
看了之后还是有些疑惑,不过方方面面都死无对证了,也就只好算了。
#
一本难得的回忆录,一本差点就埋没于历史尘埃的回忆录。发掘、抢救、坚持将其出版的家人和编辑功劳极大。这其中有文人八卦,后来名震四方不容置疑的人们也曾为了稿费催来催去,垂头丧气,谁谁和谁谁也陷入莫名其妙的纠纷和情绪,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历史现场,鲜活的现场,铅字历史背后即将漫散的那些都被记录下来了。从书里看,陶亢德的性格很古怪,社牛又社恐,有傲骨又很自卑,他以nobody的身份意外闯入民国文化圈的核心,像一场VR游戏一般,而游戏的走向和结局却很残忍。总体上说,他或多或少有点糊涂,前半生后半生都糊涂。在后半生的部分里,有太多宣传化的字句,不知是真诚是恐惧还是下意识,但对于经历的那些苦难的原由,他的总结总叫人慨叹这苦难似乎白白经受了,没能令其清醒。这本书是对“命运”一词最好的诠释。
#
鲁迅之笑骂小品文,我看也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觉得“老朋友”和“老弟”太放肆了,想棒喝一下,不过既然是写文章,就不能不“振振有词”,以示师出有名,不过到底是硬装的斧头柄,文章不是无懈可击的。鲁迅的杂文自有其不朽的可贵处,然而也有偏锋,不无霸气,特别是有些“爹死哭娘”脾气,总而言之,他的文章有些是发脾气之作。
#
祖君原在一所大学做出纳,是校长亲信。现在三反运动,就拿他当老虎打了。一打两打,打得他接二连三地招认贪污,最后贪污的金条达十多条,结果呢,连打老虎的也打得不相信了,经过调查代为翻案,无事释放。
#
我们前后左右的“同学”之所以被送劳动教养,有的是因为偷看了女同志进浴室,如左铺的李君;有的是在百货公司盯梢女人,如右铺的张君。还有的只为了同邻居口角,更有只为了曾经劳教过或劳改过或管制过。九流三教,五花八门。后来有人说,这次之所以不大分青红皂白,劳教分子多多益善,是因为安徽建筑水库急需三千人工,恰巧上海要安徽供应三千头猪,以人换猪,各取所需,两不吃亏,所以上海方面尽量搜刮大有劣迹或略有劣迹甚至毫无劣迹的人以成交。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