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哇哇……”,客厅突然传来妹妹声嘶力竭的哭声,接着是爸爸的斥责:“那么烫的东西怎么能给妹妹吃?”
在卧室里休息的妈妈,一路小跑赶紧去“救火”。原来,是9岁的姐姐自己煎了Q肠,第一时间给妹妹分享,喂妹妹吃的时候,因为晾的时间不够,烫到了妹妹的舌头。
小家伙依然在哭,边用手不时触摸舌头,看来烫的不轻。
姐姐低着头,双手抱着碗,一脸沮丧,还没等妈妈问什么,把碗往餐桌上一放,垂头丧气径自去了自己房间,把妈妈关切的问候和目光关在了门外。
这边妈妈返回客厅,唠唠叨叨指责爸爸不应该反应那么强烈。姐姐做的食物懂得先给妹妹分享,是出于好心,不小心烫到妹妹那是她考虑不周全。
无疑,爸爸的反应让姐姐很害怕。或许,会让她因为怕犯错被指责,从此畏手畏脚,不敢做一些事情。
姐姐小时候是个活泼阳光的孩子,幼儿园小班时,在班级活动单独表演时落落大方,妈妈到现在都记得,她的那份从容、自信和纯真。
后来,中班时,幼儿园换了班主任,有意无意的交谈中,妈妈了解到姐姐怕这个老师。妈妈去幼儿园参加活动时,看到孩子动作犹犹豫豫,眼睛总有意无意看老师的脸色。
那一年,妈妈怀了二胎,生了妹妹,姐姐不再是唯一。妈妈陪伴姐姐的时间更少了,姐姐曾经不止一次问妈妈,为什么爱妹妹比爱她多,因为妈妈和妹妹相处的时候都是笑脸,对她的时候却是很凶。
妈妈有时候被问住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妈妈忘了婴儿天生是美好的,眼神纯净,笑声悦耳,能净化成年人的心灵。而姐姐,在妹妹出生后一下子要成为大孩子了,被寄予了更多的厚望和责任。
幼儿园毕业,姐姐上了小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开始经常抠指甲,把指甲抠到肉里,把指头表皮抠掉,露出红红的一层。原本光滑纤细的小手,曾经画着草莓和小兔的指甲,变得伤痕累累,惨不忍睹。
从五岁到七岁,从阳光灿烂到心事重重,不知道姐姐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有一次,姐姐跟妈妈共读一本书,书里作者写到有时候压力大时想拿刀插自己,姐姐悄悄告诉妈妈:有一次,她也想过拿刀插自己。
妈妈听了后,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无力。她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了解孩子了,她们许久没有谈心了,她不知道孩子的喜、怒、哀、乐,她甚至不了解她自己。
姐姐是爸爸妈妈的第一个孩子,爸爸妈妈当然爱她。
爸爸的爱更多的是宠溺,要什么买什么,完全满足,生活上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替她想到做到,小到她吃饭后用餐巾纸擦嘴都要提醒。
爸爸非常爱她,各种玩具、衣服、零食、进口水果,完全满足。
妈妈也爱她,在她一出生就全职,看各种育儿书籍,从小培养她阅读习惯,当然也对她给予厚望,虽然妈妈自己常常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当然,妈妈对她要求也严格,几年前就开始不把当孩子看,让她自己选择,并对结果负责。妈妈把她当大人一样,聊天,交流,互相交换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时至今日,妈妈突然明白:爱,和会爱,是两回事。
当孩子符合你的期望时,怎么看怎么顺眼,怎么看怎么喜欢;当孩子不听你的话时,怎么看都不舒服,甚至想对她发火。
当你人逢喜事精神爽时,孩子什么都是好的;当你困惑不如意时,就会忍不住鸡蛋里挑骨头。
养育孩子是一场自我的修行,通过孩子看见自己。
看见,觉察,然后改变,遇见更好的自己。
无戒九十天训练营第3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