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老人与海》是高中时期,距今也有四五年了,故事情节大体还记得,无非就是一个老人战争一条大鱼的故事。
但读后的感受早已丝毫回忆不起,按我那个年龄段的心态推测,大概率是短暂惊叹一下老人坚韧不舍的品质,然后开始下一本书。
此次在家,乏味之际,又找出《老人与海(英文版)》重读了一回,虽然读英文原著比较凝涩,且常常要查找生词,但也别有一番乐趣。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不同的年纪再次阅读,也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一人一鱼的争斗过程仔细说来其实也乏善可陈,纵使作者海明威是一个创新了文体的文学大师,倘若整本书都只是人鱼间的来回牵扯、你来我往,那可着实过于单调。
毕竟你们又不是什么绝顶高手下棋比剑,见招拆招不亦乐乎,人不过是拉着绳子,鱼不过是使劲挣脱往前游。
所以这个故事的核心在于老人这趟旅途的心路历程,这也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
"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he said."A man can be destoryed but not defeated."
“但是人生来不是为了寻求失败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无法被打败。”
出自这本书的这句名言算得上世界范围的家喻户晓,但当年的我也只是把它当作一句名言看待,对内容并没有共鸣,一如同《钢铁是怎么练成的》里面保尔 ·柯察金的名言: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我知道这句话可能很伟大,很不知道伟大在何处。
而现在的我,或许可以说已经懂得了一些老人话里蕴含的意味。
当代的人们一生会被无数的东西击败,比如枯燥的生活、牢不可破的体制、逐渐麻木地婚姻、无力改变的现实,所以才会整天或绝望或奢望的说一些“逃离舒适区”“人间不值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之类的鬼话。
枷锁那么多,那么坚固,大多数人们别说逃离,能做到的顶多只有逃避面对与选择,最终的结果不过是“算了吧”“这样也挺好的”“忍一忍就过去了”。
圣地亚哥是一个内心极为强大的人,他对自己充满自信,对过去满意而不后悔,对未来充满着信心,信念无比强大。
- 面对质疑能忍
圣地亚哥在出航以前已经84天没有捕到过鱼了,村里的年轻人都笑话嘲讽他,熟悉他的老年人面露不忍的同情他,就连他最珍视的小男孩也扛不住风言风语在第40天半推半就的离开了他。
但他面对外界的嘲弄没有丝毫动怒,只是坚定内心忍住寂寞,哪怕一个人,也要用用实际证明给其他人看,他圣地亚哥没有输!
因为他知道,在没有做出能证明自我的事情之前,任何争论都无济于事,任何声明都是无力的空谈。
就像那句说烂了的“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可人生就是经常容易陷入如此尴尬的处境,进退两难,未来无望。
- 善于调节压力
孤单一个人在海上,如何排解那种孤单寂寞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不然,甚至不需要外界的打击,内心的空洞感就足以把人击垮。
圣地亚哥的方式是把话说出来,对鱼、对鸟、对天上的星星月亮,只要心中有什么想法他就会大声的说出来,声音能够赶走单调的寂静,所以在书中“aloud”一词出现概率极高。
没什么想法的话,他也会回忆过去,并把自己的故事讲给路过的飞鸟、作为对手的大马哈鱼。
在与大鱼的拉锯战中,他会不断地给自己打气,会说狠话,会反问自己,嘲笑自己怎么会有退缩的想法?
受伤后也会喋喋不休着,防止自己陷入忧伤的漩涡。
- 能够守住底线
圣地亚哥也不是总能保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艰难的困境,他也会泛起绝望、投降的心思,但这只是一个过程,最后他总能够重燃斗志。
“I will stay with you until I am dead.”这是圣地亚哥对大鱼发下的誓言,而他 经历重重挫折也确实做到了这点。
哪怕后来遭受鲨群的轮番进攻,依旧未曾放弃过抵抗,直至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
在我自己目前的生活中,一种种欲望就像一条条大鱼,我不断与之争斗,也会发下毒誓,却往往输给了内心的软弱,输给了舒适区的诱惑,摆脱不了虎头蛇尾的命运。
为什么我就是坚守不到最后呢?这是我需要加强锻炼的地方。
- 崇尚品格
圣地亚哥与那条鱼的斗争可以说是相敬相杀,从开始的敌视,到后来的惺惺相惜,这是一种对对方求生意志的钦佩,与英雄末日的悲惋。
他说如果不是为了生存,他宁愿和这条鱼做朋友。一想到这条鱼要被岸上那些懦弱的胆小鬼吃掉,他甚至为之伤心。
他说只有我们才是同类,其他的鱼和人都不配。这是怎样的自负与孤独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