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间隙,有学员在看张嘉佳的小说《云边有个小卖部》。我问他看的什么书,他立即将书奉送到我的手中,说这本书适合我。
出于礼貌,还有我的好奇心,我接过来一看。
天哪,这是什么小说?简直就是奇思妙想,逗你一乐。
王莺莺是外婆,王十三是王莺莺女儿的儿子。这两个人没大没小,成天斗嘴皮子呢。这叫我这个当外公的人情何以堪?
王莺莺不仅开了个小卖部,而且会开拖拉机,这个不应该在云边,而应该在天边,就是那种偏远且落后的地区。
王十三的母亲哪里去了?难道是外出打工了,王十三成了留守儿童。
王十三的外婆喜欢打麻将,她的麻友也挺有趣,分别是罗老师、牛大田、毛婷婷,罗老师是王十三的老师,牛大田是牛十三的同学,至于毛婷婷,牛十三叫她姐。
打麻将的地点也很开放,估计让你猜一百次都不会猜到的地方。
一望无际的稻穗摇摆,像这片土地耀眼的披肩。临道一小块早割的稻田,如同沙发上被烫出的烟洞。
烟洞,窟窿眼里,支起了麻将桌。亏你想得出来,这麻将打的?
我压根儿没想明白,为什么打麻将也要如此“浪漫”?为什么不把稻子全部收割了,而是只收割一个“窟窿”,刚好够放一张麻将桌。难道是为了隐蔽其中,不让其他人发现?
不过书中带了一句,那就是外婆让王十三送泡面,因为稻田里没有开水,所以还捎带了热水瓶。
王莺莺开了小卖部,自己忙着打麻将,没有时间做买卖,就让王十三送泡面,钱还是要收的。
好就好在外婆打麻将,王十三没有坐在桌旁“相斜头”(土话,看赌的意思),送完泡面,就自觉地学习去了。
我真的不了解张嘉佳,只是偶尔见过其它杂志上登载过其文章的金句,印象中好像有点青春气息,又似乎有点哲理的那种。
实话说,我也不喜欢所谓的青春偶像剧,那不是我们这个年纪的菜。主要是不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冷不丁来个新新人类的语言。我不敢说某人的语言粗俗,让人生厌。最典型的就是开口闭口总要带个“TMD”,好像离了这个,就不会说话了。
此外,那些恋爱、失恋、死乞白赖、再失恋,有时为了追求一个不切实际的对象,追到另外一个城市,遇到高大猛男,被暴打一顿的情节等等。本人实在不敢恭维,只能说,你真会编。
哈哈!看小说,所谓的适合和不适合,都是相对的。也许那些经典看多了,偶尔读一两本时尚小说作为调剂,也未尝不可。
《云边有个小卖部》这个标题,很吸引人,这也是我觉得它为什么有那么多读者的缘故。读到一半,我这才发现,原来故事发生地是云边镇。
这个笑话有点冷,这令我想起了小品《海参炒面》。
“老板,我要的是海参炒面,怎么没有海参呀?”
“我叫海参,所以这炒面就叫海参炒面!”
再譬如,假如你写一本小说,取名叫《68℃爱情》,估计也能吸引眼球。因为68℃比37℃高多了,容易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顺畅说一下68℃的来历。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品叫《天气预报》,其中就有一段台词蛮搞笑的。
“今天夜里到明天,晴到多云,东风转西风,西风转南风,风力七到八级;明天最高温度68℃,哪快是个天气预报嘛?洋河大曲噶......”(全程模仿扬州方言播报)
也许我这样转述,并没有那么好笑,原因只是本人笑点低。
其实,不管是小说,还是小品,只要你敢写,哪怕是夸张地写,就不怕没人读,也不怕没人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