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认知体系中,”学习”是指读书和时间。
但现在沸点脑细胞仔细想想,好像应该这样表达,学习是读书、实践、表达、适应、修正、总结周而复始的行为动作。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更多地认为学到的知识便一劳永逸,像存起来的钱一样,永远属于你。因此,我们大多数人从大学毕业以后再也没有主动去学习一项技能或者著作,更不会主动像去掌握一门新的学科和知识。
就像今天我读到一段对话,令我感慨良多。
智者:知识这东西就要经常核实和订正,尤其是那些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知识。
学生:那没有订正能力的人,不就装了一脑子错误吗?
智者:是啊,只能错下去。如果坚持学习,知道有机会发现那个错误。
我想起小事后看过的一则笑话。
两人因为一个字的读音产生了分歧,后来两人争执不下。两人便找了智者来决断。智者判正确的那个人为错。读错的人高高兴兴地走了,读对的人很郁闷,觉得很不公平。找智者去理论,智者笑着说:“让他永远错下去,是对他最大的惩罚。”
当时还无法理解这则笑话的精髓,现在想来,大概就是订正错误的机会和能力稀缺性表现。
所以,坚持学习,终身学习可能不仅仅是不向做一个庸俗的人,更是想打破自己的局限,进入更大的空间,领略更广博的世界。
被困在错误认知当中不自知,犹如磨坊里的驴、摩天轮上的鼠,深井下的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