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吃饭是中国人的饮食传统,可是六岁的儿子陶陶近期竟然打破了我家这个传统。每当做好饭叫他趁热吃饭的时候,他总是说趁热吃太烫了。可是一旦放过头凉了,他也发现凉了也不好,他总结出趁温吃饭才最好。
细想下来,真是人小鬼大,确实如儿子所言吃饭应该趁温。上网一查,果然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吃饭不一定要“趁热”,有时候“趁热”吃反而会有损身体健康。长期吃过热的食物,会增加胃癌的发病率。中国人胃癌发病率比西方人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与西方人没有长期吃热食物的习惯有关。据了解,食管通道里面是一层黏膜上皮层,既薄又软,直接同食物接触,因此最容易受到各种食物的刺激,如果进食过于粗糙、过热过烫的食物,就会损伤或烫伤食道黏膜上皮,使之发生破损、溃烂、出血等问题,长期受损就容易发生癌变。此外,在“趁热吃饭”时,常会引起人体进食各部位的损害。过热的饭菜对牙龈和牙齿有害处,会引起牙龈溃烂和过敏性牙痛;其次,烫食会破坏舌面的味蕾,影响进食者的味觉神经,使人的口味越来越重。
所以,当饭菜端上桌时,我们不妨等上几分钟。当然不同食物或许应区别对待。寒冷季节,万不可把饭放凉,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
同样道理,喝水也不宜喝太烫的,最好喝适当温度的水。有时水没办法升温,可以慢点喝,就是把水吸入口腔温暖一会儿再咽。
举一反三,我们对穿衣盖被也要学会把握合适的温度,要学会知冷知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温度。
2015年2月25日于洛阳
这种老洛阳油旋刚刚出锅趁热吃特别香脆,一旦放凉就会变硬很难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