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目标-明确设计目标
为了给学员掌控感
在匹配学习目标和游戏目标的前提下,围绕课程内容进行相关设计。
三个维度
1.目标掌控-目标选择
2.任务掌控-任务拟定
3.体验掌控-体验设计
维度1:目标掌控
我们如果做游戏化,学员感知到的游戏目标,和我们真正的学习目标感是要相匹配的。
两者之间一定有一个隐喻的结合点。
比如特训营,就用了出一个隐喻故事,将星球探索之旅和实际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在一起了。用的游戏故事原型是一个遍历世界地图的形式,当然还有其他故事原型。
这些游戏故事原型,是建立剧本化的故事线,最重要的元素。有了他们,就可以将游戏故事和学习故事合二为一,在故事里完成游戏目标和学习目标相匹配。
维度2:任务掌控
在目标选定后,就可以围绕这个目标,设定一些任务。
这些任务最好是一个有一个独立的模块性任务,完成这些模块任务,就可以实现目标了。
在拟定任务过程中,就要想一想:
玩家是围绕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才,来参与这些任务的?
完成任务时,玩家的目标产出,是不是和学习目标相关联的?
这是设计任务时的掌控。
维度3:体验掌控
接着,就要围绕上述学习任务,制定一些教学互动方式。
不同教学方式,将带来不一样体验。比如讲授式课程与翻转式课堂,带来体验是完全不一样。
我们要结合任务的不同属性,针对性做一些体验设计,这便是愉悦式任务线和多维度体验线中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这是设计体验时的掌控。
总之我们要围绕,整个课程的阶段性关卡,来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串联起来,就是我们最终的学习目标。
第二步:框架-确定玩法规则
为了给学员清晰感
要做的事:如何使用游戏化元素,设计玩法规则。
涉及三种元素
1.内功心法-制造动力规则-动力元素
2.武术招式-设计玩法机制-机制元素
3.神兵利器-建立基本组件-组件元素
第三步:互动-即时游戏反馈
为了给学员成长感
维度1:设计用户精通成长路径
在设计中,能让玩家真实感知到自己的变化,或者有一定的玩法设计,让用户通过选项选择来确认身份,就可以很好让玩家感知他自己的成长。
任务难度的选择, 就是一种角色的确认。
维度2:课程产品设计步骤拆解
基于上述的用户精通成长路径,我们就可以匹配到课程设计中去。
在相同的模块下,为不同的玩家设计匹配他们当前能力的玩法和奖励。
同样的内容
【设计普通难度】让一般玩家只用想不用做
【设计挑战难度】让进阶玩家可以模仿借鉴
【设计精英难度】让高阶玩家能够应用转化
为同一个阶段的玩家,设计一个随着能力提升而同步投放的对应玩法和奖励。
第一周听课打卡,很容易就完成,写个心得或者做笔记就行,要有敏捷输入的能力
第二周听课打卡,稍微提高难度,需要一定的思考才能完成,考察结构思考的能力
第三周听课打卡,再次提升难度,邀请完成一些挑战才可以,激发价值输出的能力
第四步:体验-自愿参与体验
为了给学员社交感
如何设计一个充满成员连结的社交网络
维度1:人际互动模式:协作模式与竞争模式
引入一些社交互动,让学员学会通过合作一起完成任务
引入一些人际竞争,引导互相追逐,彼此超越的竞争感。
这两者模式混在一起,就能做出了不一样的社交互动感,
维度2:角色扮演机制:多样互动与多种角色
1、把人际互动比喻成舞蹈,会发现有独舞,有双人舞,有多人舞,各种多样性的关系。
思考:在特训营里我们分成不同的战队,在战队里我又用同桌模式组成了不同的CP。而这样不同人数的组成方式其实是在一点点把参与者带到深度链接的环节当中,社交互动其实也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体验感之一,所以说为什么疫情期间在家上学的孩子在过了兴奋期之后会更加的想念在学校的生活。
2、再引入角色扮演机制,不同角色的扮演能带来更多样化的社交链接,它给整个社群网络,带来更深层次的粘连性。
这个社交网络变得就更加稳固,更加具有多样性,社交机制就建立起来了。
总结:今天的内容就讲了四种机制,对应着四个特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