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的妈妈孕育了我第一次生命,教育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成长为独立自主的成人,那么我的孩子就赋予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开始好奇地探索一个生命的绽放,并让我学会了成熟和坚强。我一直是怀着感恩和敬畏的心看待一个新的生命,时刻提醒着自己“孩子不是我的私有物品,而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生命”,但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日子里,也会时常感到迷茫、愤怒,甚至怀疑自己的想法,然而,在和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她教会了我很多……
一、宝贝让我转变了对待“问题”的心态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各种问题不断涌现,不爱洗头、不爱刷牙、做事磨蹭、玩具乱扔、见人不打招呼、不懂得分享、遇到事情不说话总是哭闹等等,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让我应接不暇,身心疲惫,甚至一个很简单的刷牙问题,我们之间就斗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养成自己主动刷牙的习惯。但是,在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过程中,让我改变了对“问题”的心态:以前遇到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我会感觉很苦恼、很愤怒、心烦意乱,也会对孩子大发雷霆,责怪孩子“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妈妈让你做的,都是为了你好”,但是收效甚微,一味地指责并没有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来,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比如刷牙问题,我后来不再强制她、吼叫她刷牙,而是给她看正确刷牙的视频;带她参见爱护牙齿的宣传活动;并买了一个三分钟沙漏,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和她一起做刷牙竞赛游戏;有时让她当“牙医”给我检查牙齿并给我刷牙等等,渐渐地她就自己养成了主动刷牙的习惯,而且我发现自己也增长了很多智慧,增加了很多自信,发现自己还是挺聪明的,可以想出这么多办法。同时,让我深刻体会到“办法总比问题多”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我也会把这种理念不断渗透给孩子,让她遇到问题时,学会沉着冷静,把更多时间用在思考方法上。因此,现在我不再把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当做令人苦恼的“问题”,而是被视为“机会”,一个让我增长智慧的“成长机会”,这样平和的心态会让我更快地找到好方法。
二、宝贝让我深刻理解了清除“杂草”的良方
在我上大学时,曾经读过一则关于“苏格拉底清除杂草”的小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一天苏格拉底带着学生来到长满杂草的旷野,他问学生:“这片旷野长满了草,你们会如何除掉这些杂草?”有的学生说用铲子铲,有的说搬石灰水,有的说用镰刀割掉会省力些,有的说用火烧更省心,还有的说翻地挖草根最彻底。苏格拉底说:“那好,现在你们就按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我们明年再来这里,看看谁的答案更好。”第二年,他们再次来到这片旷野,学生们发现用自己的方法处理过的地里又长出了杂草,但是旁边的一块土地里旺盛地长着麦苗。苏格拉底对学生说:“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要让灵魂没有纷扰,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当时,我读了这个故事,感觉很有道理,一直就记在心里,但是并十分理解,更不太懂得如何应用。自我有了孩子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这个故事的奥妙。作为家长,我们的惯性思维往往会把目光心思行为盯在如何清除孩子身上的“杂草”上,但事实上,杂草非但除不掉,春风吹又生,反而除草人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后来,我运用故事的道理,把关注点更多放在孩子的优点上或培养好习惯上,当她身上表现出某个缺点时,我会非常平静地不加任何指责地客观描述出来,一般用“照相机”式地句式:“我看到你吃完的垃圾放在桌子上了”、“我听到你刚才咧咧的哭了”;但是当她身上表现出某个优点时,我会非常夸张地鼓励她,比如拥抱、亲吻,甚至把她举起来,表现出特别开心的样子。渐渐地,她身上好的习惯固化下来,“杂草”会不除自清。
三、宝贝让我学会了正向积极的沟通模式
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当遇到孩子不能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行动时,我们都会怒发冲冠,开始抱怨、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要是不怎么怎么,就怎么怎么样?”“你怎么就这么磨蹭呢?”“你怎么就不讲卫生呢?”甚至给孩子“贴标签”,“你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你就是一个笨孩子!”“你就是个没良心的孩子!”等等,当我们这样做时,孩子会变本加厉地反击,不良行为不但没改反而得到了强化。我的孩子也会这样,同时她还会模仿我的样子给我吵,甚至威胁我说:“你要是不对我温柔点说话,我就不干!”后来,在和她的较量中,我渐渐改变了沟通策略和方法,我摸索出了几个很有效果的沟通方式:
一是当她某个不良行为屡次出现时,我就用“他人参照”的方法。比如有一段时期,她就是见人不打招呼,甚至还学葫芦娃喷火的样子喷人家,给她讲很多道理都无济于事,我就开始求助于她,把她从整个事件中抽离出来,问她:“宝宝,我现在有一个让妈妈特别头疼的问题,不知怎么解决,你帮帮妈妈呗!”孩子会非常兴奋地答应。然后我接着说:“妈妈遇到一个孩子,见到人后总是不打呼,还向人喷火,你说怎么办啊?”虽然她能意识到在说她自己,但因为矛头并没有直接指向她,而是向她寻求帮助,她就会放下“抵抗的盾牌”,帮我思考解决的方法。她说:“那个孩子不打招呼,是因为不认识那个人,以后你给她介绍那个人,她知道是谁了,她肯定就打招呼了!”后来,我就用她自己说出来的方法,果然效果非常好。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我就用这种沟通方式,屡试不爽。
二是当她得到老师或他人表扬时,多问一句“你是怎么做到的?”当孩子特别兴奋地给我讲,“妈妈,老师夸奖我了”,我都会问清事实原委的同时,加上一句“你是怎么做到的?”比如,有一次我接她晚了,她主动在班里练习弹钢琴,老师们就夸她弹得好,把老师都迷住了,当我接她后,她就特别开心地给我讲老师如何表扬了她,我在和她一起分享喜悦的同时,我问她:“你是怎么做到弹奏的曲子把老师都迷住了?”她想了想说:“我练得呗,我天天练习,弹得熟练,老师就觉得好听!”自此,她自己就懂得了“只有自己天天练琴,才能把曲子弹好,赢得别人的夸赞”,所以,从此以后,练琴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再也不用我反复提醒她练琴。一句简单的“怎么做到的?”可以帮助孩子强化某种积极行为。
三是当有他人指出孩子不足时,可以“反话正说”传达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中改变成长。比如她的舞蹈老师给我说,孩子的横叉和竖叉做得不好,比别的孩子差很多,希望每周多加一节课进行强化训练。如果我直接告诉孩子老师的原话,孩子肯定会有抵触情绪,或许还会放弃坚持练习舞蹈,于是我就“反话正说”,给孩子说:“宝贝,你们舞蹈老师特别欣赏你,夸你上课听讲特别认真,感觉你很有舞蹈天赋,想重点培养一下你,所以,老师希望给你加一节课,多给你指导指导!”于是,孩子就特别开心地答应了每周多上一次舞蹈课,而且还会时常主动在家练习。这几种沟通模式都是在和她的反复磨合中,自己发现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总之,孩子给我一次重生、成长的机会,她在培养我成为一个不断在学习、不断在修心修行路上的人,未来还会有各种挑战,但我愿意陪伴她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