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哲学名言(中)

哲学名言(中)

作者: 万里尘归 | 来源:发表于2023-08-30 12:41 被阅读0次

今天,老万是接着昨天所分享的古代哲学名言,继续分享一些老万喜欢的、感触较深的内容吧。

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解读: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尚:重在。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解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4、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锲(qiè)、镂(lòu):雕刻。

5、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

解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解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从读书做学问这方面来讲,学文科的,要读一些自然科学的书;学自然科学的,也要读些人文科学的书。他山:别的山。攻:琢磨。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解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行:运行,运转。健:强壮有力。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解读:与其整天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不如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有收益。学与思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顾某一个方面,就会徒劳无功。须臾:一会儿。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解读: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圬(wū):涂饰墙壁用的工具,这里指涂饰、粉刷。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解读: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相关文章

  • 哲学家名言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伏尔泰:生命在于运动。 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斯宾诺莎:上帝即自然...

  • 哲学名言(4)

    判断一个人绝不是光凭眼睛和耳朵,还得经过深思熟虑,不是听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 一个人的实质,不在于他向你显露...

  • 使徒行者2片头名言集锦

    《使徒行者2》中片头的名言十分有哲学味道,特此整理出来送给和我一样喜欢这些名言的朋友,喜欢的朋友收藏! 1.那是最...

  • 向你推荐尼采经典名言122句

    据说,尼采的名言里包含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如果熟读其名言,将其写作风格应用在日后的写作中,你的文章的文采和思想一定会...

  • 你为什么收入这么低?

    200年前,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说:“存在即合理”,这句话后来被众多社会学家奉为至理名言;无独有偶,《法哲学原...

  • 什么是存在感?

    心理学脱胎于心灵哲学,心灵哲学开创者笛卡尔(Descartes)有一句名言:I think, therefore ...

  • 心理学上的"存在感"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脱胎于心灵哲学,心灵哲学开创者笛卡尔(Descartes)有一句名言:I think, therefore ...

  • 哲学百科-哲学家名言(1900年-1950年)下

    继续分享现代哲学部分剩余的部分,时间为1900年-1950年期间的。 现代哲学里的哲学家名言:1、逻辑是哲学的最后...

  • 「征文」孤独于我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这是哲学家叔本华的名言。 当然,很多人说过类似的话。 名言之所以成为名言,不单是因为它是名人...

  • 宗教的尽头是儒学2019-04-06

    宗教的尽头是儒学 有句名言: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宗教。我补充曰:宗教的尽头是儒学。 哲学的尽头是宗教之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名言(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bg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