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职业规划角度,来解读最伟大的纪录片《人生七年》

从职业规划角度,来解读最伟大的纪录片《人生七年》

作者: 阿航读后感 | 来源:发表于2023-11-01 16:29 被阅读0次

大家好啊,我是每天都会分享有用知识的阿航。

今天从职业规划角度,来解读最伟大的纪录片《人生七年》

理想主义者的职业规划,可以参考影片中的Neil。

Neil是个理想主义者。七岁的Neil活泼好动,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在当时看来,Neil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相较于其他同龄孩子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十四岁时,懵懂的Neil意识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性格由开朗转变为忧郁。二十一岁时,Neil没能当成宇航员,而是成为了一名工地搬砖的散工。但从言谈举止间,依旧能看出Neil的聪慧和敏捷。此时的Neil梦想成为一个伟大的政客。二十八岁到三十五岁时,Neil四处旅行,几乎成了一名流浪汉,每个月靠补贴过日子。

为什么小时候聪明伶俐的Neil,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过得如此不如意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Neil过于理想。七岁的Neil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二十一岁的Neil梦想成为一名伟大的政客。

但要想真正成为这些人,就必须付出艰苦且漫长的努力。

虽然Neil有聪颖的天资,但却没有足够的毅力。四处飘泊或许是对现实的妥协;但更多的是想要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Neil在漂泊中一点点认清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逐渐找回迷失在理想国的自己。但同时,三十五岁的Neil,在兜兜转转中浪费了自己的天赋和宝贵的时间。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辞职去旅行的那些人。他们原本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可为了寻找心中的答案,毫不犹豫辞去现有的工作。他们和Neil一样,是一群狂热的理想主义者。

在此,我要给辞职的理想主义者提个醒,或许少数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找到了内心的答案,且坚定不移的朝着目标前进,这无疑是幸运的。但对于多数理想主义者来说,完美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并不能兼容。辞职后,面临的不仅仅是毫无收入的尴尬窘境,还可能在犹豫和徘徊之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天赋。

低学历者的职业规划,可以参考影片中的Simon。

Simon读完最基本的课程就毕业了。二十一岁的Simon从事冷库搬运工作。二十八岁Simon结婚了,有五个孩子需要他养,而Simon依旧在冷库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Simon乐于安天命。不会因为工作枯燥、人生平淡,而心生不满。Simon没有那么多包袱和抱负,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工作,按时下班,享受生活。

如今,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大环境下,创业成了一股风气,一说起谁谁谁,翻身创业做了老板,赚了许多钱,我们都对此羡慕不已。可大家都忽略了创业成功的比例,忽视了创业失败,被债务缠身的大多数普通人。如果贸然拿着自己的血汗钱,去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不熟悉的行业中,面临的只会是不确定性的风险,而不是稳定的收益。如果你也是像Simon那样的低学历者,不妨尝试像Simon那样去享受生活。如果实在按捺不住想要创业的心情,一定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抱着学徒的心态去学习,一点点的积累经验,切不可冒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亏损的可能性。

成功的职业规划,可以参考影片中的John和Nicolas。

John的家庭是英国的富裕阶层。七岁的John性格开朗,思维活跃,且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当律师。十四岁考上了心仪的高中,二十一岁如愿以偿的从事律师工作,三十五岁成了律师界响当当的人物。名声、地位、财富都得到了。其他人把John的成功和富裕的家庭出身联系在一起,可事实并非如此,John自己解释道,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功,完全是他长期努力学习的结果。

Nicolas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小农村。七岁的Nicolas是一个害羞的小男孩。十四岁不敢面对镜头,二十一岁,克服了羞涩的性格,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且考上了英国名校牛津,从事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三十五岁在核物理学界小有所成,从各个方面来考量,Nicolas无疑是一个成功人士。

他们两人出身不同,性格也不同,但到最后,都走上了成功之路。由此可见,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出身、性格,这些表面因素。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成功三要素:目标、学习、坚持。

最后,我建议大家都去看看《人生七年》这部伟大的纪录片,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职业规划角度,来解读最伟大的纪录片《人生七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hg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