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盛,香港胶片摄影师。1949年生于香港,1972年开始从事胶片摄影,至今已有47年。其经营的善美影室是香港最老牌的照相馆之一,张家辉、罗家英、汪明荃等曾来此拍摄证件照。
「时代是快,你是慢的。」
坐在香港油麻地附近的一间胶片照相馆里,一头白发的林国盛淡然地聊起了这个他从事了半辈子的行业。「将来这一行没得做了,你也要接受,时代淘汰这个东西了。」他的语气里听不出一丝无奈。
林国盛不觉得自己是在坚守什么,曾有顾客跟他说一定要坚持下去,他反问:「你不来,我怎坚持?」
1996年,林国盛接手了这家照相馆,至今20余年,恰是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再到拍照手机快速迭代的时期。接手店铺的时候,他觉得照相馆仍然大有可为,却没料想那已是胶片时代的尾声。
如今70岁的林国盛依然守在自己那方小小天地里忙前忙后,但他不会说自己有多热爱胶片摄影。在科技浪潮的冲击下,他经历了门庭冷落,尝试去应聘做保安和出租车司机,均因年纪太大被拒绝了。
手艺
林国盛生于1949年,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每逢过年,一家人都会穿上新衣服,精心打扮后去影楼照全家福。渐渐地,他对摄影有了兴趣。
1969年中学毕业后,决心学一门手艺的林国盛选择了胶片摄影。起初他只在影楼里做学徒,在暗房帮忙冲洗照片,后来才开始学习拍摄。
1996年,林国盛开始经营「善美影室」。它的前身是「尖尖影室」,原先坐落在弥敦道369号,是香港最老牌的照相馆之一。60多年前,还是小孩子的林国盛第一次来这照相,当时他只有6岁。
后来整栋楼被拆了,照相馆搬到此处。「这家照相馆做了两代人。在弥敦道,我老板是第一代,我老板的儿子,他是第二代。他移民了,就跟他说,给我们做一下。」
林国盛从此成为这家香港「老店」的第三代老板。但他总是自嘲:「我不是第三代,我是等待(代)」。相比早年间高峰期10个人同时开工,顾客从楼上排队到街口的盛况,现在大多数时间,林国盛确实都在店里等待。
善美影室在油麻地附近的一栋旧楼里,招牌很小,在一片带有浓浓港味的霓虹灯中显得格外低调,如果不是特意寻找,很难发现。顺着楼梯上楼,一路都是上世纪7、80年代的复古风老照片。
林国盛每天10点准时开店,一直营业到晚上7点。店里除了他,还有一个负责冲洗照片的徒弟,他的儿子也时常来帮忙修片。
胶片摄影是个极具仪式感的手艺活儿。
不同于手机和数码相机,胶片摄影拍照后不能及时查看也无法删除。每次拍完照,林国盛都要拿去外面给人冲胶片,拿回胶片后开始修底片,再在暗房调尺寸、晒版(曝光)、冲洗成相片,最后让顾客过来选照片、拿照片,整个过程大概要一礼拜的时间。
「想照片美一点,耐看一点,每个部门要慢慢做好自己那份事情。其实这张照片,你(可能)觉得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是时间久了之后,你觉得以前那张照片真的很美,是感受到师傅是花心思做出来的照片。」
现在林国盛主要负责拍照。他喜欢跟客人「吹水」讲笑话,好让他们放松一些,不至于在拍照时过于拘谨。
相机旁边的小桌子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玩具,每当客人神情不太自然,他就拿出一个小鸭子放在镜头上方,客人一看,总会不自觉地大笑,再开始拍照,也就放松了许多。
拿回胶片后修图的工作基本由林国盛的儿子负责。这道工序要求非常精细,很是考验眼力和手功:在冲洗好的胶片底片上,用铅笔在暗疮、皱纹、眼袋等位置轻扫,因为胶片和冲洗后的相片深浅程度刚好相反,所以虽然在胶片上用铅笔划过后颜色变深了,等到呈现在相片上时就会变成浅色。但如果力度没有掌握好,相片洗出来就会有一道道白色的线,非常明显。
修过图,底片就交由徒弟在暗房中完成曝光、冲洗。全程需要关灯操作,因此对师傅的经验和手艺有着很高的要求。
「其实他们感受得到照胶片照片有一种情怀。以前小孩子的时候在这里照过相, ‘师傅,这张照片好漂亮,帮我整理得很漂亮’。其实师傅很有心思整理照片的。以前那个年代,照相的是老板,整理照片(修照片)是师傅,晒照片(冲洗相片)就是我,其实是三个部门很有心思去做一张照片。」如同愈久弥香的葡萄酒,时间造就了风味,胶片的厚重感也让每一份「等待」显得值得。
回忆
然而在时代的巨变中,个体的等待似乎又有些微不足道。
「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们个个都拿着手机走。年轻人埋怨我,‘师傅,你给我底片,我以后拿去哪里晒(冲洗)?’我也挠头,因为师傅等不到晒胶片,有些已经转行了,去做保安了,是没有底片晒了。」
在香港,胶片照相馆已经所剩无几,还留在这一行的师傅更少了。
「现在年轻人好像打游戏一样,要快,吃快餐很快,汉堡包,一口一口的寿司。他们觉得你不适合他们的潮流:手机照了照片,发到哪里都可以,你的底片又不能够在我的手机里面发来发去。」林国盛理解这些年轻人,也知道在这个「快」时代中,他的「慢」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2015年,林国盛的胶片照相馆迎来了开店以来的最大危机——房主要收回房子,不再续租给他。
一时之间,到处都是关于香港老牌胶片照相馆即将关门的报道,新老顾客纷纷前来拍照留念,长期清冷的照相馆一下热闹了起来。
林国盛打趣说都是来「瞻仰遗容」的。热潮过后照相馆又重新回到了平日的清冷。
不过幸好,经过了跟房东的几番游说后,房东不再催促他们搬走,善美影室也得以留存。「那些旧客很开心,这里还没有结业,还可以照胶片照片,很开心来到这里,好像回家照相一样。」
林国盛说常有一些老顾客过来拍照。一位顾客10年前来拍过一张证件照,现在证件到期了,重新又回到这里拍照。「他10年后再回来,我很开心,等到了,能帮到他,做一张他可以用10年的照片,其实他也开心。」
还有一家人曾来这里拍全家福,18年后又特意聚齐了所有人过来合影。「最小的弟弟都已经结婚了,有的变胖了,有的18年后老了,头发已经白了。」
林国盛说现在香港人很少有在家里摆全家福的习惯了,屋子小,懒得摆,特意来拍全家福的人也不多了,但这些曾经的家庭照都留存了许多珍贵的回忆。
人情味
现在的林国盛生活简单:每天早上7点去清水湾和朋友一起游泳,之后大家一起喝早茶「吹水」,差不多时间就去开店。
去年12月,毕业近50年的中学同学聚会。「1969年中学毕业,十几个在香港的,有些在美国,有些在加拿大,现在聚集了十几个,我们聚聚会。因为50年了,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之后还能联络到一起去吃饭的,觉得很珍贵。」
「现在年纪大当然希望慢一点,慢的生活,你能感受到那个感受,感受到那个味道。就像你吃东西一样,你是慢慢嚼的,你是感受到那个味道。那张照片,你看了一下,是有人情味在那里。快是他们(年轻人)的人情味,慢是我们的人情味。」
虽然在店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等待和琐事中度过,林国盛并不觉得难熬,他总说「做一天就赚了一天」。
「你想到不好的就会很down(失落),但是你想到开心的:徒弟来这里工作,我花心思照相,他可以晒照片,客人也很珍惜这里。(如果有天)这里拆了,你不可以说我要保留,做古迹,不行的。因为每一样东西都有新的,新的有新的好,旧的有旧的味道。手工是会跟着我们走的,不会留下给他们了。」
林国盛经常跟人开玩笑说没什么可担心的,个个70多岁、80多岁,拉着小车捡纸皮积积攒攒也可以卖,「环保战士嘛」,他笑着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