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市的疫情趋于平稳,户外的很多场所也都陆续恢复往日的繁华。趁着这几日天气较好,更好友约了一起外出吃饭。虽然同在一个城市,因为工作忙碌加上疫情的原因,我们已经有一月未见,再次见面的时候其实蛮让我惊讶的。惊讶来自于她的身处和给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有一种颓废感。
一见面他就说到你跟以前一样啊,还是那么精神,也没有发胖反倒更清瘦了一些。我回到,体重没有变化,但是因为坚持运动所以身体看上去会比较轻盈吧。闲聊之余我们一起打车去往商业街,一路上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近日的工作与生活,谈话间发现平均每10句话他会说一半以上的负面话术(包括脏话)。走神之余我在想是什么让他变得如此不耐烦,焦躁,于是我主动跟他聊起来才得知因为疫情的原因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窝在家里办公和生活,基本上不怎么外出,情绪上确实比过往急躁了很多。
其实前几月我也曾被迫隔离在家中一段时间,那段期间可以活动且仅限活动的区域就是居住的屋子内。虽然在隔离前大家闲聊时还打趣的说真希望可以隔离在家办公,一边摸鱼一边躺平。可是真的被迫隔离的时候才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的要残酷的多的多,不仅仅是生活上的不便,更是内心的情绪的焦躁不安。
因为有随手记录的习惯,因此在记录的过程中觉察和感知到自己状态的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虽然有那么几日自己也陷入了严重的负面情绪内耗中,但是很快就从中抽离出来。于是我跟好友分享自己在最近受疫情影响下自我情绪调节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对他有所帮助。虽然躺平确实短期内会很舒服,这毕竟满足了人的惰性,但是从长远来看长期在这种负面情绪下很容易让人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从而让自己脱离正常的生活轨道从而变得更加焦躁和抑郁。
通过这件事我也反思自己在疫情当下,各种负面情绪和抱怨满天飞的环境下如何通过自我调整来获得内心的平静,让自己保持更好的状态不断成长和前行。
首先,保持良好规律的生活作息这是基础。每到假期或者居家办公的日子里,因为无需通勤使得大家早起的动力和紧迫感大大减弱。然而一旦打破原本的作息时间,脱离时间的约束后,懒惰与拖延症就会在生活中蔓延开来,让行动效率大大下滑。
其次,保持每日的运动量,成年人最好可以确保每天不低于半小时的运动。虽然因为疫情让外出变得不那么自由,但是在室内或者小区周边基本上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不论是半小时的户外散步还是室内有氧操,都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较好的精力状态同时运动也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同时,保持对外的社交沟通与联系。从3月开始户外的很多活动都暂停了,为此我每周都会主动与朋友在线上交流频繁很多。不定期我们还会进行一些语音沟通,分享最近的阅读和学习收获,有时候也会吐槽最近身边发生的一些事。这种相互交换信息,保持倾听与沟通的习惯可以有助于我们在情感上的平衡。如果一味的被动吸收外部的负面信息,只会给情绪增加负担,但是时不时的进行情感的交流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平衡情绪。
建立一些小习惯,例如随手记录或者每日阅读等等。培养一些好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生活的掌控力,同时还能在习惯中获益,不断提升自信力。上半年在习惯培养上最大的受益莫过于养成了晨跑的习惯,在晨跑的影响下不管是自己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还让自己对于很多有挑战性的工作都更有信心和耐心。
最后,培养随手记录的习惯,如果可以坚持写日记或者记录心情笔记那就更好了。记录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觉察到自己的变化,记录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感知生活,觉察自我。记录让一切有迹可循,不仅可以缓解情绪,通过文字抒发内心的情感,还能提高自我表达的能力。
还有很多好的习惯对于我们在当下去更好的应对环境带来的情绪影响有着非常明显的帮助。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努力去掌控自己的生活,不要陷入到负面情绪之中从而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
生活是一本书,而你就是它的作者。你决定了它的情节和步调,而且你——只有你——在一页一页地翻着它。”——贝丝.蒙德.康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