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了《欲罢不能》,扎心了……
处在这么个信息化时代,尤其又是我这么全职带娃的人,都说到过最远的距离是门口。害怕与社会脱轨,每天唯一的诉求窗口就是电子设备……这确实让我欲罢不能,每天看美食主播吃饭都能花掉一部分时间,我得是多无聊,流量送掉了,时间送掉了,我却任何没有收获……
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本书揭示出一个惊人真相:行为上瘾的生理机制与药物上瘾相同——沉迷于电子游戏时,你的大脑看起来就和海洛因吸食者的大脑一样。本书揭秘那些被设计出来的“瘾”,指导我们摆脱行为上瘾、重获生活掌控权,也帮助孩子远离上瘾、健康成长。
什么叫作行为上瘾?过去我们听到“上瘾”这个词,就会想到吸毒的人、抽烟的人,这些是物质上瘾,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但是行为上瘾不一样,它与吃、喝、注射或摄入特定物质无关。
比如今天你进到任何一个房间里,你都会看到很多人在低头看手机,就连老年人也在玩,甚至比小孩子玩得还要疯狂,这就是刷屏行为的上瘾。
有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他们扔给电视机,扔给iPad,扔给手机,扔给屏幕。有些家长看到自己一两岁的孩子学会操作手机,还会觉得很得意,但这就是刷屏上瘾的开始。
2013年,微软的报告显示,普通人的注意力幅度仅为8秒,而金鱼是9秒……这一研究结果,值得我们深思。
去年,在儿童医院,一家长因为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上不去求医问药……真是刷新了我的三观,这不是主观原因导致的吗?在询问前甚至询问时,家长的手机也一刻不闲着,不是应该反思吗?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越来越多,真的是孩子的错吗?
刚出生的孩子,像一张白纸,任由家长来书写他的习惯和言行举止。如果家长多学习,以身作则,规范孩子,孩子总会有正向反馈回来。我见过太多的家长,每天游戏任由孩子趴在电视机上,每天对孩子破口大骂。孩子脾气差,爱玩游戏,作息不规律……家长又开始怪孩子,怎么养了这么个难伺候的主。这一切不都是家长的错吗?自己造成的,反倒怪孩子,真心委屈。
实验表明,长期面对屏幕的孩子,其大脑可能会不正常成长。
诱人上瘾的因素是环境,远离上瘾行为的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远离那个环境。
我们要分清成瘾和爱好的区别,成瘾和喜好的区别在于,成瘾不是喜欢,而是渴望。不要把成瘾当成爱好来欺骗自己。
上瘾体验背后的六大诱导因素
那么,上瘾的体验一般是如何被设计出来的呢?有六个因素。
1. 诱人的目标。
很多游戏,诸如可穿戴设备这些东西,都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目标。所以,你会发现,有时候你会为了完成目标而被控制。因此,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如果你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那么你已经开启了一种连续失败的状态。
2. 积极的反馈
很多游戏设计师都学会了一招,叫作“将输伪装成赢”。比如老虎机这个游戏,游戏规则是将三个图案转到一样的时候就赢了。屏幕上有15种组合,只有一种组合是正确的,但是其余组合也会有奖励,这些奖励其实就是将输伪装成赢的把戏,目的就是为了刺激玩家投入更多金币。
有段时间,我也是沉迷缤果消消乐,每次签到领奖励,每次限定时间玩一把,等的心碎。赢了就奖励,也是为了复活奖励,为了特效天天奋斗……
3. 毫不费力的进步
对于我玩的消消乐,开始时,很简单,轻松过了一二十级,真是莫大的鼓励,觉得自己老厉害了~
4. 逐渐升级的挑战
说到这个挑战,虽然我早已卸载了游戏,却还是觉得自己厉害。经常玩通关,在那里等啊等,等后台游戏设计师继续升级,每次看到自己的头像在最高点闪烁,都有种说不出的兴奋。我这行为上瘾也是中毒不浅。
5. 未完成的紧张感
说到未完成的紧张感,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词,叫作蔡加尼克效应。所谓蔡加尼克效应,是指未完成的体验比已完成的体验更多地占据了我们的脑海。每当游戏被打扰,或是差一步就通关,就会跳出提醒,让充值买步数,这时候还是比较理智的,我不会花钱打游戏,因为穷啊~但我花了太多的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我依然是在变相的消耗生命。追剧同样也是,总是在关键时刻掐断,总是要再看一集,再看一集。
6. 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现在朋友圈的互相点赞,也同样让人欲罢不能。
三、远离行为上瘾的科学方法
1.帮孩子远离行为上瘾的方法
生活中如此多的钩子,如何才能避免上瘾呢?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远离行为上瘾?
(1)自然的交流活动
夏令营,与大自然相处,面对面的与人交流互动,做事。
(2)跟孩子面对面地沟通
网络沟通成了目前最火的交流方式,甚至一家人即使在一个屋檐下也用微信交流。网络很容易就掩饰了情绪,表情,身体语言以及很多面对面的亲密感受。让孩子对表情以及行为需要缺乏正确的判断。
唯一让我觉得说的过去的就是,我更喜欢与人面对面交流。
(3)要限定屏幕使用时间
成人的自我控制力都成问题,孩子更不用多说。家长要及时给予限制,尤其三岁以前的孩子,最好可以杜绝接触电子产品。
(4)预防和动机性面谈
应对网络成瘾,预防要比纠正有效得多。其中,有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叫作动机性面谈。
不要一上来就评判对方的行为是否恰当,这样会导致他们的排斥心理。我们要循序渐进地让他们思考自己这些行为的目的是什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益处和害处,为他们营造一种主人翁氛围。动机性面谈解释了动机,让人主动做出改变。
2.行为上瘾习惯如何改变呢?
(1)不要总是动用自己的意志力
动不动就动用意志力的人,一定先失败。当我们用抵触的态度,去对待成瘾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它会有助于成瘾。与中途动用意志力抵抗一件事的人相比,一开始避免诱惑的人往往表现得更好。
(2)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如果有咬指甲的习惯,可以在想咬指甲时捏压力球。或是找其他的事情做。
(3)改变语言方式
“不要”、“不能”、“不可以”这些词汇都会造成我们的排斥心理。多用“我能”、“我可以”等词汇。
(4)改变环境
孟母三迁,大家都不陌生。
(5)借助负面反馈
负面反馈是一种心理学的矫正方式,也是一种“厌恶疗法”
对于孩子,网络成瘾要防范于未然。更不可用暴力手段遏制,容易适得其反。
而我觉得不仅是孩子,我们才是需要改变的最大麻烦。父母最好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以身作则。我应该怎么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呢?这是看完这篇文章后要反思的事情。
对于手机,我要开始制定些规则。不进卧室,每天控制打开次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