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的蜕变

作者: 喜欢撰稿的老兵 | 来源:发表于2017-12-19 12:57 被阅读0次

    文/高  旗

            提起唐诗,能让大家记忆深刻而最能耳熟能详的,这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题为《悯农》的唐诗,当属其中。可问起诗作者是谁,他的诗为何如此亲民?人们可能会仔细回想一下,才能想到作者的名字。这首诗作者叫李绅,他出身在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唐朝的地方官。

            他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开始衰落。是母亲历尽艰辛把他养育成人。李绅小时候,目睹了许多贫苦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的种种不幸遭遇,在他的童年中留下深刻的记忆。所以,长大后的李绅,便怀着悯农之心,用诗写出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

            他后来考取了进士,步入仕途。有一年夏天,他回故乡亳州探家时,看见农夫在烈日下耕作,不由触景生情,内心又多了不少感叹。又一首《悯农》的诗作随之吟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位纯良又忧国忧民的学子李绅,很快被官场注意、赏识及提拔。

            然而,世事的变化让人始料不及。据史料记载,李绅随着官职的提升,他的“悯农”初心,随着官位的升迁却渐渐的变质了。当他做地方官时,生活渐次奢侈,随之品质败坏,为官残暴无情。在辖地变本加厉地盘剝百姓,致使当地的许多农户叫苦连天,鸡犬不宁。有不少人恐惧他的淫威而逃往他乡。李绅的劣行,使他的同僚和下属都看不下去了,便提醒他:对辖地的百姓“手下留情”一点儿……可他不以为然,竟然照旧用他的“庄稼理论”辩解:“你用手捧过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不动,又何必理会那些随风而去的秕糠呢?”

            多行不义必自毙。虽然晚年的李绅官至宰相,可他结党营私,专横跋扈,制造许多冤假错案。当他死后,因同党李德裕案发,李绅的生前罪恶也被揭露出来。按当时唐朝的法规,犯罪官吏即使死掉也要剥夺爵位,子孙不得做官。因此,已死的李神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李绅当初从“悯农”,到蜕变成“坑农”,这样的质变多么令人深思。

            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党政领导干部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就是告诫全体党员干部,始终不忘党的宗旨: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现今,有许多官员,也曾是寒门出身,在青年时代,也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拼搏,最终成为公务员步入各级行政部门,并逐渐走上领导岗位的。可随着职位的上升,思想却往下“滑坡”,当年的为国为民的初心,蜕变成不顾人民的疾苦,一门心思为己谋利。许多官员,不是为解决困难群众脱贫下功夫,而是“借力”让自己率先跨进“过上了好日子”的行列。有的则成为了“地下富豪”。

            人们都看到,那些“落马”的大小官员们,他们都有自己的“奋斗史”。在东窗事发后,都是痛哭流涕地追悔一番自己的“当初”;并且惭愧:“如何如何辜负了……”最终,用自己的可耻结局,演绎了一场现代版的“官吏蜕变记”。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还有一些“巨款重金藏于宅室”(让实名制存款制度给逼的)的大小官员(老虎和苍蝇)们,他们仍心存侥幸地在“平安潜水”中。

            但用老百姓的话说:“年前的肥猪,早晚要挨刀”。不信,大家等着瞧吧!

    初心的蜕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心的蜕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opb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