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运用权威、责骂、权力来赢了孩子,迫使他们按父母的要求去做?还是通过尊重、倾听、共同探讨来赢得孩子全心全意地与我们合作?
《正面管教》中提到“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第一、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第二、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第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会愿意听你说了;
第四、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有一次,轩轩在小区骑自行车碰到了一个小朋友,小朋友坐到地板上哭了,我赶紧过去看孩子怎么样了,并问:轩轩,你是不是撞到他了? 没想到轩轩直接躺在地板上哭,说:我没有,我没有。而且哭得越来越大声,于是我先把他带回家,看得出来,他很害怕,害怕自己做错事情,妈妈会骂他或者打他;
我问他:你是不是撞到小朋友了,你很害怕?他点点头说:我就手碰到他了,车没有撞到他。“嗯,确实如果是我撞到别人,我也会很害怕,但是如果撞到别人了,我们要先把他扶起来,看看有没有受伤,如果受伤了,要送他去医院。” 轩轩在一旁点点头,没有吭声。“那我们现在下去跟小朋友道歉,好吗?” “妈妈,你陪我去好吗” 他头低低地对我说。到小区草坪上之后,找到那个小朋友,道歉后,他有开心地玩了起来。
事后,我在想,如果我在小区草坪上就强迫他去道歉,是不是很僵持在那,也无法让孩子听我说话,甚至孩子会闹得更凶。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我们赢得孩子合作的基础,充分地尊重孩子,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我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更重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在和孩子沟通,赢得孩子合作,这样的教育会更有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