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
初读这本书,是在初二的时候,没有理由,只是看到书名挺有意思。可能是因为年龄还小的缘故,起初没有懂这本书的写作构局,甚至读到最后一页自己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很单纯的读完了。于是这本书就在书架上静置了四年,直到高考结束,无意间的一瞥,才打算重新开始拜读这本经典。
穆斯林的葬礼,顾名思义,这是一个故事的葬礼,一些人的葬礼,一个时代的葬礼。对于这本书,我想理解为战争成全了韩子奇与冰玉的爱情,而最后君璧却摧毁了他们仅有的温存,全然不顾那是她昔日最疼爱的妹妹。名义上天星与小容子的爱情的夭折只是因为两个人之间没有足够的信任,其实就是没有爱的那么深,而事实只是韩太太自古门当户对的观念过于牢固。楚雁潮与新月最后人鬼两相思的结局,原因太多太多,最初韩太太说的回汉不可通婚的说法只是为了掩饰她认为师生恋在伦理上有多么不堪的托词罢了。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在根本上都是无可厚非的,君璧与冰玉原本就是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妹,君璧是冰玉此生的唯一的依靠,冰玉是君璧此生唯一的亲人,这种关系的姐妹如何共侍一夫。那毕竟已经是解放年代啊,君璧逼冰玉离开对冰玉来说可能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不这样,冰玉的后半生可能会一直生活在人们的唾弃下。而韩太太拆散天星与小容子只是一位母亲保护儿子的一种过激行为罢了,虽然使得两个人的爱情之花早早凋零,可归根到底只是母爱在作祟。
整篇文章中,新月似乎从头到尾只是个悲剧,韩子奇与冰玉爱情的开始可能就已是她悲剧命运的始端,后来生母离开,自己姨母冷漠甚至视而不见的“抚养”,直到最后在病床上失明,在最敬爱的父亲与深爱的恋人赶来的路上永远的闭上眼睛。那一刻,我的双眼模糊了,心跟着新月在那个冬天里面瑟瑟发抖。生前那么喜爱阳光的女孩,却不得不在黑暗中去质问她的真主,为何生前对她那般残忍。
尽管这样,我却想说新月是这本书中唯一的幸运者。她的生母含痛离开自己挚爱的女儿,从此隔海单思,再见时只有生死两相隔;她的父亲更是命运多舛,孤儿出生的他幸好蒙恩师收养为徒,可是后来为了守住恩师的毕生所爱而在汇远斋饱受欺凌,三年后终于学有所成重新挂起了奇珍斋的牌匾,而且娶了君璧,这些无疑是令人欣慰的,可是他后来远赴纽约,归来后为了新月更是心力交瘁,文革等等这些灾难一件接着一件,最后含恨离世;她的姨母一生为了自己的小家庭思虑打算,可是丈夫的背叛,妹妹的离开,儿子的不理解,俨然也是一个悲剧;她的哥哥天星,因为生不逢时而早早辍学,自己期望的爱情更是凄惨,后来也因文革而受尽磨难。如此种种,新月带着所有人的思念与牵挂离开人世,去向真主祈福,这便是最好的结局,所以,她是幸运的。
这本书中每个人的结局也许是悲惨的,也许这本书本来就是在讲述一个悲剧,但是这本书带给我内心的震撼是珍贵的,是不可多求的。尽管读完之后心情是沉重的,但灵魂是满足的,所以,特别想对作者致以我这个读者最真挚的感谢!
天上有明月,年年照相思!
网友评论
新月没有走,ta只是睡着了,她夜夜沉醉在梦中。梦把空间缩短了,梦把时间凝固了,梦把世界净化了。梦中没有污秽,没有嘈杂,没有邪恶;梦中没有分离,没有创伤,没有痛苦;梦中只有柔和的月色,只有温馨的爱;梦使她永远年轻,使她不愿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