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下午发生了一件小事:
公司想要搞个摄影比赛,让我出一篇征集照片的启示。于是乎,我就写了一篇八百多字的文稿,准备在公司内部公众号发一下。
但公众号预览做出来,请大家提建议时,有位同事很严肃地指出了一个常识性错误,这个季节不可能有麦浪,而我的文字中提到了“绿油油的麦浪”。
他顺带还补充了一句:“春季的时候刚播种,是看不到麦浪的。小麦分夏麦和冬麦,夏麦是春季播种,冬麦是秋季播种。”之后还甩了一张百度百科的截图在群里佐证。
看到这里,我哑然失笑。
呵~,这常识,真不知道该咋说。
02
不过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想到第一时间去辩驳,反而想到的是,改掉,就是把他指出错误的地方改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承认他指出的错误是真的错误,只是我不想就这种常识性问题去跟他争辩。在我看来,与其花时间争辩,不如迅速处理掉这个分歧,把这个文章发掉,完成这个任务。
想到这里,我迅速在群里回复:“有歧义就删掉”,并告诉排版的同事如何去修改这部分文字。
说完找部分,我就去忙别的了。
等忙完一阵,再看群里,发现群里有几位同事陆续就“绿油油的麦浪”这个争议发表看法了。
有个同事说:“唉,城市的娃呀。这个季节的麦子大约10里面长,等到4月会更高一点。”
有个同事说:“我们湖北那里好像就是冬麦,春天绿油油了吧。”还顺带发上来一张询问老家人的截图,证明现在确实是满地绿油油的麦浪。
还有个同事说:“那麦子现在有没有长出来呢,其实应该也有了麦子,只不过还没形成麦浪吧,还是稀稀疏疏的小草一样的。”
……
直到最后,有个同事调侃一句:“知识青年要下乡去”,就这样结束了争论。
看到这里,我对着屏幕微微一笑,啥话也没说。与此同时,在他们那个讨论的空档,我完成了另一件重要的事。
03
当把忙的事情忙完,节奏缓下来,再看看群里,那一刻,我突然有一种觉察:我的观念变了。就是有一种灵光乍现,突然觉悟的感觉。
放在以往,对于别人这种常识性错误,我大概会据理力争,想尽各种办法,拿出各种证明,以此来证明,我是对的,别人是错的。甚至于不惜为此争得面红耳赤。
可现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没有这个想法了。脑袋中仅有的想法是,时间宝贵,不要争辩,不要浪费,专心做更值得做的事。
04
由此也让我联想最近听到的一个关于“三季人”的故事:
话说,孔子中曾记载过这样一则趣事:
早晨,孔子的学生子贡在院门口洒扫,一位客人到了,想向孔子请教时间的问题。子贡自告奋勇说,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于是客人问子贡:“一年有几个季节?”
子贡答道:“一年有四季。”
客人说:“三季!”
子贡理直气壮说:“四季。”
客人毫不示弱说:“三季!”
一年到底是四季还是三季?两人为此争论不休,到中午也没消停。闹到孔子那里,孔子观察了一阵后说:“一年仅有三季。”
客人听了这话,便大笑而去。子贡再追问孔子时,孔子却答:“一年有四季啊。”子贡不解。
孔子语重心长道:“此一时彼一时,方才那人一身绿衣,就像田间的蚱蜢,只在春天生存,秋天就结束生命,又何尝知道冬天的存在呢?你要跟这样的人争论,三天都不会停止的。”子贡听了,深以为然。
很多时候,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学识素养、心胸格局等千差万别,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尽相同,认知水平不同,强辩毫无意义。
05
当然,这并不是标榜我的认知水平就高。只是突然惊觉,行至中年,人的很多思维开始发生变化。
今天这个变化就是,赫然意识到,很多事情,不需要争对错,只需要看结果便好。而与其拿时间去与别人争辩,倒不如把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不争辩,不逞口舌之快,这是我告诫自己的话。
而很多时候,当我想要争辩,想要逞口舌之快的时候,我就不断告诫自己:赢了又怎样,输了又怎样?只要自己心中有是非便好。其他的口舌之争、一时之快,真的不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