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中经常说,一个人早年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古话也说“三岁看老,七岁看大”,说的就是孩子早年的养育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个巨大是表现在对一个人“人格”的塑造。
幼儿教育中有名的“蒙氏幼教”也非常看重儿童早期的抚养方式和养育环境,和精神分析虽然是不同的研究系统,但同时都认为早年的经历就形成了一个人的核心人格。
那么,就有一个问题了,早年的经历是怎么固化,并在成年以后依然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答案就是“内在客体”,或者叫它“内在父母”。这是一个什么东西呢?
父母在和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父母外在的状态、神态、应对事情的方式,内在的恐惧、焦虑、愤怒,都会被孩子用某些特定的方式,内化到孩子头脑当中。
这样子,孩子和父母建立的关系,会在孩子头脑中形成一种体验,而这种体验就会形成他们的“内在客体”或者叫“内在父母”,内在父母是一种关系的体验,或者说是一种关系的模式。它会影响一个人之后建立的所有关系,也就是一个人小的时候和父母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的模式或状态,那么他长大以后和别人建立的关系模式,也是类似的,因为这种感觉他更加熟悉。
这也就是我们说,我们其实都是活在过去的关系当中。
所以,早年的经历,就是通过内化到我们头脑中的“内在客体”来影响一生的情感、行动和意志。
而如果要真正意义上改变自己,也就人格上的改变,那就是“内在客体”的更新换代,剔除老的替换新的,我经常说的“养育自己”,就是通过创造新的体验来改变我们的“内在客体”,新的“内在客体”形成就能带领我们走向新的生活。
下面是“客体关系理论”对更新“内在客体”比较学术的表达:
随着人格的成熟,内在的操作也不断完善。自体重新评价内在客体结构,根据他们的价值对其进行分类,有些客体能继续加强自体,而有些则变得与自体无关,其他那些占据空间却已经被挤出好的、新的体验的客体,必须被删除。
例如,有严重问题的父母客体可能会占据一个十几岁孩子的心灵(自体),使得这个孩子不能对广阔的社会群体和知识系统产生新的体验,这个孩子可能一直被这些客体所控制,以他们的形象来构建新的客体关系,或者这个孩子可能会拒绝实际的父母,同时也排斥相应的内在客体,在客体的排除中,客体很惋惜地被从内在空间中删除,被删除的客体失去其动力方面的重要性,也不再对自体有任何特殊的意义,或与自体有任何关系。
摘自吉尔·萨夫《客体关系入门》
以我自己举例子,来谈一谈怎么通过重新养育自己创造的新体验来更新内在客体。
我以前的自体当中,有非常严厉的“禁止性超我”,这个东西是我爷爷传给我爸爸,然后我爸爸又通过不经意的情绪传递给我,使得我以前在做什么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感觉冒出来告诉我不能这么做,这就导致在生活中只要有人的地方,总会表现的有点不知所措,这就是旧的“内在客体”控制的。
那么如果要把这个父母传给我的“禁止性超我”给删除掉,就需要创造新的经验,或者叫体验。
这里有一点很重要,有些人觉得只要认知上改变了,或者直白点说就是道理在逻辑上懂了,那么就能改变,事实上是完全不可能的,人的改变永远是基于情感驱动着行为,所以要改变就要自己真真实实地去体验来创造新的情感体验,否则人格就不可能有所改变。
我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语言的力量启动,实际的行动创造体验。
我看到过一句话,叫做:“允许生命中的一切发生”,我体会了一下,我小的时候,在“内在客体”的控制下这个不做那个不做,匆匆几年过去人就没了,何必呢,还不如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指导接下来行动的,就是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说的那句话“如果今天是我活在这个世上的最后一天,那么我要做什么?”
在最初,我宁可“绝对允许”,只要是自己发出的动力,都尽量满足自己,这就是绝对允许。比如,去买衣服,以前看到贵的、喜欢的,旧的内在客体就会控制我让我不买,但我直接买不带犹豫;有什么事情在头脑里出现,就立马投入时间精力去做,旧的客体会阻止并降低动力,我就全情投入做出成果...
慢慢地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旧的客体就慢慢死去,失去发挥作用的动力,新的客体就生长起来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要想活得好,毫不犹豫杀死坏客体,创造新经验迎接新客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