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晚自习原本是完美收官,没想到竟成了兵荒马乱。
开会、开班会、矛盾纠纷处理,整个晚自习,我连喝一口水、上个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却还是没能把学生之间的矛盾处理好。
爱人说,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型社会,处理不好会有很多隐患。
我就说我不是当班主任工作的料嘛,我又想退缩了。
课间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违规带手机到学校,并在早读课上玩手机的女孩堵在我的办公室门口,她让我签字。
那是一份拿回手机的申请,她面无表情地将那张纸递到我跟前。理由是我签了字,她才可以去德育处拿回手机,更正当的理由是假期她要用手机联系在外打工的父母。
那份理直气壮,简直不可一世,似乎不签字倒是我不近人情了。
她不知道她的手机之所以会躺在德育处的铁柜子里,不是因为她带手机到学校,也不是因为她早读课上玩手机,而是她从始至终的态度。作为班主任,收了手机有无数种处理方法,交由学校处理绝对不是上上策,这是没办法的无奈之举。
我以为经过这次教训,她的态度会有所改变,是我想太多了。
她态度恶劣,又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不愿给她签字,但我还是签了。因为,马上要放假了,我不想那么较真。
令我没想到的是,我刚签完字,她转身就说起了难听的话。
你看,这是手机的事吗?不,这是品德的事。
我哪里是班主任,我就是个孙子。如果我够强硬,我就会把她叫回来说个一二三,可我什么也没做,我就是那么怂。
如果说怂让我觉得窝囊的话,白白错失一次对她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则让我倍感挫败了。
学生品德有问题,作为班主任,我脱不了干系,班主任就像班级的家长,“子不教父之过”嘛。
因为这一堆破事,即将开启的美好假期也没能让我开心起来,情绪一度跌至谷底。
回到家,坐在阳台上,迎面凉风习习,却未能消散我内心的烦闷,只觉得班主任工作举步维艰,长路漫漫,前途迷茫。
这样的时刻,我原是可以通过读书写文来排解的,可那本《射雕英雄传》就躺在那里,写文的本子也安静地看着我,我竟没有一丝兴致。
这时如果能酣畅淋漓地睡上一觉也是好的,可我毫无睡意。
我情绪不佳,爱人试图安慰,未果。他只能静静地陪着我。
有些事真的只能自渡。
我无意识地划开手机,点开洞见的文章,不由自主地读了起来,我太需要用声音来宣泄了。
不带喘息地读,一直读,读到嗓子快冒出烟来。一连读了四篇,情绪竟奇迹般地有所缓和。
文中说得对,人生短暂,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毫无价值的事上;一个人的能量很贵,不要和烂人烂事纠缠……这样的时刻鸡汤是良药,我太需要这样的抚慰。
“子不教,父之过”是真理没错,可班主任毕竟不是“父”,当然也不可能起到“父”的作用。
如果非要扯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话,就太高看自己了,要是被学生知道我有这样的想法,一定会被笑掉大牙。
既然如此,如果学生的品德从根上就出了问题,一个小小班主任,你能奈他何?
学生违规之后,家长自始至终只关注如何拿回手机,言语上很有质问的意味,因为我把手机上交年级部,影响了他家孩子与外界的沟通。其家庭教育可见一斑。
有人曾说,如果班主任能将所有品行不端者教化扭转,要监狱干什么?虽然我绝不希望我的学生进监狱。
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班主任也万万不能替代父母的功能。
我又想起爱人曾经对我说过的话,过度扮演救世主是一种病。
班主任能做的其实非常有限,很多事只有无能为力。
所以倒不如放下好为人师的习惯,放下拯救学生的执念,一半争取,一半随缘;尽人事,听天命,无愧于心就好。
亦舒曾说,无论什么事,鞠躬尽瘁均有限度,只能做到这样,如果还不够好,也只得作罢。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逃避、是不作为。不,我只是认清了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