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号晚上8——10点,秦老师讲了《弟子规》中的《论语》精神——系列课程第七讲——亲“仁”,老师说亲“仁”就是亲近仁者,而对于“仁”的地位,“仁”的特点,“仁”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求“仁”如何行“仁”老师做了详细的讲解。
“仁”在论语中出现一百多次,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概念之一,是孔子精神的核心,那么为什么“仁”是核心?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说人的顺逆在于人审慎的态度,对应得富贵,便泰然处之;若无功受禄,君子必深以为虑,故舍去;若偶得贫贱,依然能安然处之,便是仁德。若总贪求富贵,厌恶贫贱,便离仁远矣。造次(仓促匆忙)颠沛(颠沛流离)时,心不离仁,仁就无时不在。如此,“仁”是一个人对富贵贫贱的态度,并且不以外在因素而改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仁”兼容了所有礼,具备了所有善。读书人就是要求“仁”——以天下礼和万物善为己任,实然任重道远,若有一息尚存,当不容懈怠。诚然,“仁”,就是一生身体力行。
樊迟三次问仁,孔子每次的回答都无不显示“仁”的特点。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闲居时有恭敬心,应事时有敬业心,与人相处时有真诚心,不论到哪(尤其是文化落后之地)也不弃这“心”才是仁。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所谓仁,不过是心存恭敬。在一件事面前,对它没有预期,没有功利之目标,只管脚踏实地去做,当你把这件事做好,效果必然呈现。当然这跟一味蛮干是有区别的,而是像被电影里美化了的阿甘那般的大智若愚,这才是“仁”。
子曰:“爱人”。爱人就是“仁”,也是前两者精神的推展——有恭敬心、敬业心,待人真诚不欺瞒,认为对的事就去做,自然就是爱人。如果说爱人是一种能力,“仁”就是学习和锻炼这种能力,这就是仁。
然而对于凡夫俗子的我们来说,“仁”好像离我们太远了,就连孔圣人也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老夫子说他不敢称自己为“仁”。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谦卑之心,时刻以“仁”来警戒自己但不以“仁”来标榜自己。这是“仁”。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孔子又说了:“仁”远吗?只要我想要“仁”,“仁”就到身边了。求仁不能靠外部条件,反求诸己,“仁”就近了。
此外老师还讲到“仁者,人也”——“仁”就是最人性化的人的一切言行举止和道德修养和“仁”的来源——天地之心,“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得以生者”并以此推出“仁”的三个意涵:
a“仁”是一个人与生俱来,与身体和生命同在的,生命不息,仁心不止!
b“仁”是同情和慈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
c“仁”是天地创生万物的心,所以人可以随时感受体悟到这颗心。
了解了这个以后我们也好理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因为感受到了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君子便交相感应,想像天地万物那般自强不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