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超然台记》

读《超然台记》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2-06-24 21:18 被阅读0次

《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知足者常乐的人。“万物齐一”,旷达超然。不管祸福,美丑,善恶,去取,通通都一样。

苏轼屡遭贬黜,每况愈下,也就不足挂齿,可以逆来顺受,无往而不乐了。其实,这是置无限辛酸、满腹怨愤而不顾的故为其乐,有其形而无其实,犹如酒醉忘忧之乐,并非敞怀舒心的快乐。

全文以“乐”字为主线,贯穿始终,“一字立骨”。以议论和记叙相结合的方法,从虚实两个方面阐明了主旨。

起首提出“乐”字, 引出“物内物外”  

第一段正面论述超然于物外的快乐,以“游于物外”的超然思想看待事物,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物各有用,都可以满足欲求,给人快乐。推面广之,人便可以随退(遇)而安,无处不快乐了。

四个“皆”字使文意紧密相联,语势畅达,浑然一体。

实际当中,物有美丑、善恶之分,爱憎自有不同,人各有志,其选择、去取也不能一样,所以很难“皆有可乐”。

游于物内,则必悲哀(反面论述乐少)

第二段从反面论述不超然必会悲哀的道理。

物有尽时,很难满足无止境的欲求。任随欲望发展,必然陷人“游于物内”的泥潭。而且事物往往被某些现象掩盖着本来的面目,假象常常令人头昏目眩,美丑不一,善恶难分,祸福不辨,取舍难定。不超然于物外,就会盲目乱撞,结果招来灾祸,造成悲哀。

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只有超然于物外,才能无往而不乐。从理论上为记超然台的事实奠定了基础。

这是以虚领实的写法。

由苦变乐,真是无往而不乐

 第三段,以身说法,步入正题。用具体的事实说明了超然于物外,必得其乐的道理。

移守胶西,用了三个对偶句,组成排比句组,语调抑扬起伏,气势充沛,使杭、密两地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了苏轼舍安就劳、去美就简的遭遇。这既是记实,也是以忧托喜的伏笔。

“比岁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用了五个四言句和一个连词,句子精悍,节奏急促,与处境维艰交相吻合。再次写忧,以见喜之可贵,乐之无穷。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意外的变化带来无限喜悦。“予既乐其风俗之醇,而其吏民亦安予拙也。”自己爱上了胶西,百姓也爱戴太守。官民相爱,必然官民同乐。由苦变乐,真是无往而不乐。生活初安,就有余力洁庭治园,为寻乐作些事情。

修台游乐

简序“台”,利旧成新,不劳民伤财,又有“相与”同乐。

登台四望,触目感怀,见景生情,浮想联翩。东南望则联想超然于物外的隐士,西望则仰慕功臣建树的业绩,北俯则为不得善终的良将鸣不平。这正表现了作者想超然于物外,而实际上又很难完全超然处之的矛盾心情:有怀念,有羡慕,有不平。这一层虽属常见的“四望法”,但写得不落俗套,没有用对偶排比,只用了较为整齐的散行句,别具一番疏宕流畅的情韵。

最后描写了台的优点:“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流露出无比喜爱的感情。因此,予与客不管“雨雪之朝,风月之夕”,都时常登台游乐,亲手做菜做饭,饮酒欢歌。这种游玩,确实是很快乐的。最后又落脚在“乐”字上。

点明“超然”

末尾方点明“超然”二字,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结句“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既照应开头:又与前文所说乐少悲多的人“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如应不应,有意无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见出两种人不同的思想境界,回味无穷。

2022-06-24

相关文章

  • 读《超然台记》

    前两天,为钱各种奔走呼号,求人营牟,虽是自己份内之物,然而,也因不耐烦而差点敢弃了,实在是对自己来说数目有...

  • 读《超然台记》

    《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超然于物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就不会有什么烦恼,能成为知足者常...

  • 读《超然台记》有感

    从古至今,各大家,各学派著作不计其数,车载斗量。其中不乏中流一壶,也不乏佶屈聱牙。在浩瀚若繁星的著作中,总有一些起...

  • 《超然台记》之超然

    “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苏轼《超然台...

  • 浅析《超然台记》

    先有超然意,再有超然台。以台为寄,苏轼作此名篇以表达他超然物外、⽆往不乐的思想情感。 作者起⼿⼀句:“凡物...

  • 《超然台记》节选

    宋代: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

  • 书房对联选萃:超然(一)

    “超然”这个主题源于东坡先生的名篇《超然台记》。这个台是先生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时修葺的,弟弟苏辙很了解哥...

  • 小楷抄写超然台记

  • 苏轼《超然台记》赏析

    游记文章简其记,重在启迪说至理。 首尾以“乐”来贯穿,“超然”二字作主旨。 达观乐观遮悲观,满腹牢骚一肚皮。 淡然...

  • 超然台

    苏轼任密州刺史时建超然台,在台上把酒临风,吟诗赏月,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便写于此。 千年以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超然台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av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