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发展足迹可总结为:
皇帝后裔,助禹治水,遂封嬴氏。非子养马,始有秦邑,周之附庸,号曰秦嬴。子孙秦仲,西伐犬丘,始封大夫。护主有功,襄公立国。六世之后,穆公称霸。至于孝公,商鞅变法,秦遂强大。 惠文武王,至于昭襄,南取巴蜀,东抗三晋,国随之大。至于始皇,一统天下。
养马的牧民
秦人本是皇帝的后裔,上古时期协助大禹治水有功,逐渐进入统治者视野,一步步接近权利中心。他们生活的具体区域已经很难考证,但是考古学家发现他们大概就在今天甘肃陇西一带发迹,并以此为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吹响了东进的号角。秦人的祖先非子因为养马有功,被周孝王重用,把今天甘肃礼县一带很小的一块地赐给他们,在那里建立城邑,因为先人被赐姓嬴,生活的地方称为秦,所以他们以秦嬴自称。然后,这块地自然环境恶劣,长不出什么好东西,所以他们经常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再加上经常还遭到西戎的侵扰,生活异常艰难。东方其他诸侯国的显贵身份和丰富物产一直是他们羡慕和追求的,最终,天无绝人之路,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无道,国人暴动,诸侯反叛。周宣王即位,任用秦人的首领秦仲为大夫,派他统帅军队向西进攻,讨伐西戎,消除周天子西边的安全隐患。秦人当然乐此不疲,牢牢把握这样的机会,结果在诛杀西戎的过程中,秦仲死于战乱,但是周天子交给他们的事业扔要继续。周宣王又给秦仲的儿子们七千兵马,继续诛杀西戎,皇天不负有心人,秦人最终大败西戎,夺取了犬丘一带的土地,自此,秦人通过这样的行动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资本,秦庄公做了西垂大夫,身份又进了一大步,这正是秦人渴望的。
又一个偶然的机会,被秦人把握住了,世人都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得红颜一笑,却因此失去了江山,但是正是这样的一次偶然事件居然成了秦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正是这样的一次突发事件,一位和秦国毫不相干美女毁掉了西周,但是却成就了秦国。
公元前776年,周幽王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好戏,结果遭到诸侯反叛,戎人伐周,周幽王惨死在骊山脚下,西周就此灭亡。正是在这危机关头,秦襄公抓住机会,带领人马勤王救周,立下大功,之后又互送周平王东迁洛阳,东周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历史表明,互送周平王东迁的诸侯还有晋国和郑国两个同姓诸侯国,而秦国这时候只是一个功德微薄的大夫。因为秦襄公护驾有功,周平王深受感动,为表彰其功绩,正式封他为诸侯,并且把岐西一带的土地赐给他。然而,这块地并不在周天子控制范围内,目前在西戎人手里,想要到手并非易事。然而,只要有机会秦人就要放手一搏,拼上一把,因为他们习惯了战争,习惯了靠自己夺取想要的东西。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率兵西进,开始了西征的步伐。
经过几年的浴血奋战,秦人终于大败西戎,在西边筑起了保卫周王朝的屏障,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分封诸侯,正式立国。秦人终于得到了和其他诸侯国同等地位待遇。恶劣的生存环境再加上东方各诸侯国的百般鄙视,促使秦人发奋图强。此后的几代君王通过战争开疆扩土,到了秦穆公一任,任用百里奚、蹇叔等人,不断和他的邻国晋国进行长期斗争,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继晋文公之后的一代霸主。在他之后的秦康公在位十二年,也颇有建树。
公元前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
这位君主认为东方各国人才济济,于是广发求贤令,以求良臣,寻求强秦之计,卫国人商鞅得以重用,通过改革变法,极大地激发了秦国百姓种地和作战的积极性,奠定了秦国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军事基础。再之后的秦惠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向东、向南扩张,攻城略地,开疆扩土,直到秦始皇一代,奋六世之余烈,一扫六国,统一天下。至此秦国终于从一个游牧部落成为了统治中国的政治集团,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身,结束了战国时代长达两百多年的战乱纷争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伟大统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