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峰日志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的教室设备与时俱进,有清晰的VR投影仪,宽大的显示屏目,音响与电脑为一体。相比粉笔在黑板上写字,为教师的备课,授课节约时间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教学质量。
即使老师使用粉笔在橡胶黑板上写字,学生们看到清晰可见的粉笔字,也会大大提高学生们的专注力。
不像以前在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教学条件限制,农村的小学学校设立在村庄里,同学们都是在简陋的土坯房教室里学习,黑板光滑度容易破损,学生专注力分散。
记得小时候刚开始上学时,村里没有固定的学校,教室不集中在一起,村里人家新建的房屋或者旧房屋,大队部租赁村里人的闲置空房子作教室。
【忆童年35】土坯房屋的教室那时的小人们上学不积极,新的学期到来,村里老师提前几天,要到家里做大人们的思想工作劝导小人们上学,人们才想起到教室报名上学。
那时人们不怎么重视上学,大多数小人们都比较贪玩,对于5块钱或者10块钱一人一学期的学费大人们有些不舍,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三个小孩上学,也是一笔高昂的开支。
我记得村里张国兴老师穿着一套黑色中山装,脚穿一双千层底的布鞋,来到我家里跟我爸说叫我上学的事情;第一次在家里见到张老师感觉德高望重,心里比较敬畏,害怕。
在青瓦砖房教室报名,领书,几天后到正式上课时,张老师把我们新生同学们领到土坯房屋里上课。
那两间土坯房有两扇木门,一个木条制作的窗台。墙根离地一米高是用青砖垒砌,青砖向上是泥巴制成的坯块垒砌的,两边山墙中间夹着房梁,由数十根凌条牢固地链接在一起。
从屋脊凌条上面顺着向下平铺着高粱杆,最上面是小麦秸秆从屋脊向下有序地平铺着,屋脊上脊瓦从房屋一头一个接着一个地连接到房屋另一头。
房屋两个山墙顶部是由青瓦顺着屋脊连接到两边屋檐;这样的土坯房屋冬暖夏凉。
【忆童年35】土坯房屋的教室教室里面的摆设也很简单,两个木头中间上面钉有两根大铁钉,两根木头中间间距大半个黑板,由地面到墙壁倾斜着。然后黑板下面倾斜着放在木头的铁钉上,黑板另一面斜靠在墙壁上。
黑板是由几块木板钉在一起,比较光滑的一面,用黑色油漆粉刷的,经常擦黑板时间久了油漆随着粉末容易擦掉脱落。
现在学生们的书放在教室里面一排排课桌上,那时从没见过课桌是什么样子的,一排排4米长的大木板,从教室前面就有间距依次摆放到教室最后面。木板两头下面平放在用砖块垒砌的墩子上。
同学们从自己家里搬着板凳,木制小椅子,或者木墩,坐在木板旁边听老师讲课。张老师带我们语文课,每天身上穿着中山装,脚穿千层底的布鞋,微笑着给我们讲课,说话昂扬顿挫,和蔼可亲,如果调皮捣蛋的同学经过张老师的教导都能安心的学习。
与老师相处的时间久了,感觉张老师没有刚开始想象的严肃,反而平易近人了。看到张老师拿书本的左手大拇指,一个关节长出两个带指甲的大拇指,心里落有疑虑。
有一次数学老师家里有事,张老师给我们上数学课时,叫小明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他伸出自己的双手,提问小明一双手有几个手指头,小明说:“十一个”引起全班同学的哄然大笑,
张老师目瞪口呆有点害羞,伸手暗示叫小明坐下,他说:“自己的一双手是特殊,一般人一双手是十个手指头的。”
全班同学都很认真的听他讲课。
因为张老师的大拇指对他印象特别深刻,也因为张老师教学有方法心里充满着感激,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学校体制改革,本村的张老师被调到其它学校去了。从此与张老师见面的机会很少。
时代在不停地进步,家乡的房屋在推陈出新。
前几年回老家时听村里人说张老师死的信息,心里突然悲痛不已。张老师虽然走了,可是他微笑的样子牢记在心里,启蒙老师的恩情始终不能忘怀。
土坯房屋的教室里,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更是很难忘记。
军峰日志原创,2019 3 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