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读《凡卡》

重读《凡卡》

作者: 云清燕 | 来源:发表于2020-03-30 23:45 被阅读0次

《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1886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曾经做为一篇课文出现在语文课本上。

文章的主人公是九岁的男孩——凡卡,他在圣诞节前夜,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到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自己爷爷,也是他唯一的亲人写了一封信,倾诉自己在鞋铺当学徒的悲惨境遇,挨打、挨饿、挨欺负……

在信中,他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时虽然穷苦但还算温暖的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能够回到乡下去生活。

他满怀希望写好的这封信,寄出时却忘了在信封上写上地址,贴上邮票。

当年的语文学习,每篇课文,老师都会领着大家总结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当时年纪还小,对老师讲的“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的中心思想体悟不深,只是觉得凡卡很可怜,尤其担心那封没有收信地址的信件,会不会被“醉醺醺”的邮差给扔掉?

今日重读这篇儿时读过的文章,学习的重点却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结构与写作手法。

短篇小说,最能显示作者的笔力,而契诃夫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他的作品最显著的特色,是撷取生活的片段,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的本质。

《凡卡》这篇文章,没有什么跌荡起伏、曲折离奇的剧情,也没有冗长的景物描写和背景交代,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给他的爷爷写了一封信。

以这封信为主线,通过九岁的凡卡写信时的思绪,自然穿插了凡卡对与爷爷在乡下生活的种种鲜活有趣的回忆,从而完成了凡卡的身世、成长经历的交待,以及几个出场人物的形象塑造。

契诃夫说,“简洁是才能的姊妹”“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在这篇小说中,通篇都彰显着他的这些写作主张。

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如,文章通篇没有什么复杂的人物描写,但通过上面一句话,一个狠毒的老板娘的形象就鲜活地立在了读者面前。

文章最出彩的地方,就是结尾处。

凡卡是趁着店里没人,偷偷地给爷爷写信,笔和墨水,是从老板的柜子里拿的,一张揉皱的白纸,是不知什么时候偷偷藏下的,“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的”,怎么寄信,是他特意向肉铺的伙计打听来的。

凡卡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希望,也做了“万全”的准备,但信封上却只写上了“乡下爷爷收”以及爷爷的名字。

一封没有收信地址的信,注定会石沉大海。小凡卡抱着热切的期待进入了梦乡,梦中他见到了爷爷和厨娘……

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落差产生的势能在读者的心中激起的反响也就越大。小凡卡的命运究竟会怎样呢?开放式的小说的结局,让很多读者念念不忘……

这,就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魅力!

相关文章

  • 重读《凡卡》

    《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1886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曾经做为一篇课文出现在语文课本上。 文章的主人公是九岁的男孩—...

  • 凡卡

    凡卡,是心愿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由于课文篇幅较长较长,所以我让学生们做好了预习朗读,课中的,让同学带着问题交流,...

  • 凡卡

    前段时候突然和一个很多年没见的小学同学取得了联系。按理说应该要叙下旧的,但很多事我们都没印象了,所以只能尴尬的聊了...

  • 凡卡

    九岁的凡卡·茹科夫,三个月前给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圣诞节前夜,他没躺下睡觉。他等老板、老...

  • 教学笔记   给凡卡写封信

    昨日教学《凡卡》,快结束时,问学生: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 学生异口同声:不能!因为凡卡没有写详细...

  • 重读【了凡四训】

    重读【了凡四训】 “非常非常善良的人,命数很难困住他;非常非常邪恶的人,命数也很难框住他;因为,善与恶积下来的种子...

  • 重读《了凡四训》

    最近决定重启“写作”,先从写字开始! 一周一篇或是几篇

  • 裁出来的好课

    读《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凡卡》一课有感 郑炜娜 《凡卡》这篇文章,我是有感情的,除了对文章本身的喜爱,对凡卡命运...

  • 凡卡之「殤」——滿懷希望的絕望

    凡卡之「殤」——滿懷希望的絕望 ——听郑丽琴老师执教《凡卡》一课有感 语文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

  • 凡卡  教学

    课前三分钟“快乐的童年” 学生运用倒叙回忆 九岁左右的童年 “孩子们 现在多大 这可是个好年龄啊!青春活力 马上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凡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dv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