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加佩奇,官方加民间,一场跨时空联合,再次将直播带入营销风口。
昨晚朱广权与李佳琦连线直播吸引了1091万人观看,累计观看次数1.22亿,直播间点赞数1.6亿,两个小时的直播,累计卖出总价值4014万元的湖北商品!可以说这种带货节奏远超传统电商,不仅表现在时效倍增、流量加持,更是互联时代,直销模式的变革。
2003年电商崛起,互联网初步进入商业工具时代,17年的时间,科技的发展,不断颠覆人类日常,文字到图像再到音视频,符号传递的形式在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中,不断扩展,媒介形式的沿革其目的在于改进前者的弊端,填充人们的需求。
这次联合是在武汉将要解禁前夕,全国人民的一次云助力,仪式感在群体的狂欢中展现淋漓。
14年抖音初露锋芒,带着短视频特有的用户粘性飞奔在移动终端的快车道上,18年,直播
打破传统的被动用户状态,将台后的世界搬移前端,搭建起虚拟的私域空间,只属于
趣缘群体的圈层,在想象的共鸣中,互动共生。
直播为什么会火?内外因,主客观都有。而疫情期间,隔离的特殊状态逼迫现实世界转移到虚拟空间,网课、网影、网销,需要打开另一种存活的方式。直播也从传统的媒介事件的构建走向立体化的沟通,借助多元化手段,直播成为一种直面式的互动,陪伴式的存在,它所营造的是不同时空中,多个个体的归属,在属于自己的圈子中,找寻谋和。
陪伴感的虚拟想象是在互动中实现,而借助礼物、购买货物、点赞等形式的付出行为,也是个体参与感提升的手段,如若获得直播者的首肯,更能彰显存在的价值。而直播者
所带有的个性特征与魅力则成为联合全体的关键性因素。同样这也会导致两个极端现象的出现,爱者更爱,恨者更恨,流动性的网络缺乏线下的规束,纯自愿的优势,也是流量激增巨减的一个原因。
为什么是李佳琦和朱广权,看似永远扯不上关系的两人,却在流行的前沿激起浪花。
前者不言而喻,作为带货达人,自身的专业素养加上商业资本的包装,自带流量光环,这是粉丝经济的红利。而后者作为主流媒体的代言人,借助流行段子出圈,高素养的专业化水准融入网络的年轻话语之中,也成为了官方语态平民化的代表,两人的合作,既是一种让位,将高端下移走入市井,也是一种连接用流量变现。
很明显其目的在于营销,在于帮助武汉经济复苏,在于把非主流纳入更宏观的社会层面,甚至是价值观的构建。也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瞬间秒杀的商品,活跃积极的粉丝支持点赞。
因为疫情,我们损失了很多,也是在压力之下,看到了转变的机遇,很难再有一个李佳琦,但是直播的形式不会只有目前的状态,借助智媒化的崛起,直播无疑会加速发展,疫情过后,一切恢复,营销形式又将如何变化,经过了数月的探索,我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