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东京一年》,坏的感觉更多一些。身陷囹圄的年轻作家不绝对日记,对身处迷惘的普罗受众能否带来慰藉亦或指点迷津?只能说她太任性了,又或太无力,忘了有一群嗷嗷待哺的观众和伺机而动的窥私癖。
日记整体是不够纯粹的,它参杂过多工作性质,虽然人事清闲,却不够疏离。而她也没有做好完全将自己公之于众的准备,所以最后放映并不好看,“东京一年”更像一次文字表演。
书中蒋方舟写到老灵魂,觉得矫情的同时泪落无声。她的表达是悲凉的,因为委屈,因为顾影自怜。
那些老灵魂真的老吗?是时代的年轻人生活得太过年轻了啊;本拥有其他选择的年轻人被动之下戴上了老灵魂的帽子。在时代面前,他们的笔依旧幼稚,他们的心一如烂漫。
皆因年龄不可逾越。蒋方舟作为青年作家是很年轻的,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博闻强识、语出惊人,事实很难,在能够拿出个人认可的作品之前,她需要学会与生活和自己相处。
最后的小说是难看的,轰隆隆空荡荡的忧伤仿佛之前从未爱过。她似乎把性当做反抗,和自己扭打、撕裂,只为出演一场并不擅长的桥段,而她本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内心的厌恶与绝望。
年轻作家追求作品深度,依靠灵感还是技巧?是顺应自然探讨人性还是质疑头顶外的造人游戏?而你又真的理解小说世界吗?
现今多数年轻人烦恼在闲。看不见事件的本质,没有值得深入的精神世界,无聊和焦虑从间隙处疯狂涌来。
蒋方舟的困扰在内,年少成名的压力,刻薄本性的偏执,社会媒体的消费,都让她离心中的好作品越来越远。我所理解的写作是搜寻答案和自己的过程,每个人都在等待和寻找,如同蒋方舟说的——我们只是更像自己该成为的样子。
书中很多内容有关艺术鉴赏,这些描述里,我最喜欢的是北齐佛陀和百济观音——最优美的是他的神情——一种介乎慈悲和满足之间暧昧的神情;那是柔软而毫无力量的手——因为无力,便显得无欲无求。我微微蹲下时,正对着他微微翘起的手指,刹那间,竟觉得所有悲喜都涌上心头;他们让人震撼创作者对生的理解,或许有心或许无意,生的无限注解在此展现。
有人说,她是这个世界套路的受益者,她本可以接受这一切,顺从的相信奋斗、自强、机会、天才的神话,变得更加“真诚”。然而她选择不。她为这个舞台上不被允许的、真实的悲剧和残酷而悲伤,为这个景观下毫无真诚的套路而倦怠。
我想说因为她选择了相信自己,她知道作家是什么,有关这两个字的重量。他们是为了理想在这热闹尘世选择独行的清醒者,而她想做真正的作家。
《东京一年》已是青年作家蒋方舟两年前的作品,《等一个人咖啡》的老板娘在电影结尾拥抱大雨滂沱的过去,威尔在最后开车前往佛罗里达,而蒋方舟也早已发现自身讨好型人格。静待时间花开,他们都未来可期。
给人推书和推歌一样极可能不和胃口,没能讲出与灵魂共舞的方法,只好罗列些书名请大家自己去找了。
1.《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2.《野火集》
3.《亲爱的安德烈》
4.《高敏感是种天赋——拯救全球15亿人的心灵之书》
5.《给青年诗人的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