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在《晁错论》里曾说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而且坚忍不拔之志,尤其重要。而坚忍不拔之志说的就是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意志这一过程包括三个要点:预定的目的,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与此相关的行动也称之为意志行动。它也有三个要点: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要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四个:
一,意志的自觉性或目的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换言之,具有这一特点的人,他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清楚,非常坚定,不会随波逐流,不会人云亦云,不会受暗示或武断从事。因为他非常清楚非常坚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有非常明确的人生目标,而且坚定不移。如王阳明,他历经波折,阳明格竹失败,考进士考了三次才考中,又历经宦官之祸,被杀手追杀,又被贬到偏远的贵阳龙场,做龙场驿丞,他都没有放弃自己成圣人的目标,最终在龙场悟道,开创了心学。所以,要想具有意志的自觉性,就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也就是《大学》中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
二,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正因为这样的人有强烈的愿望,有明确的目标,有深入的思考,因此能够善于观察,能够抓得住机会。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鲁莽草率。
三,意志的坚韧性
意志的坚韧性就是我们常说的毅力。它指的是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王阳明从十一二岁就树立了“做圣人”的目标,在这期间,他遇到过父亲那座山,理学那道坎,宦官那个坑,考进士失败,被贬到龙场等等,但他从来不把这些打击、挫折放在心上,考进士失败了两次,他说:“别人以考不上为耻,我以考不上而动心为耻。”因为他的目标从来就不是考中进士,而是通过中进士而找到一个平台,来实现自己做圣人的目标。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做圣人的目标,不管经历多少打击磨难,他永不退缩。最终他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成了五百年来的完人,他开创的心学,影响了一大批杰出的人士,比如张居正、曾国藩、蒋介石、毛泽东等。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阳明心学。
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虎头蛇尾和执拗。
四,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的自制性指关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又叫自制力或意志力。有所得就必有所失,有所为就必有所不为,否则所有的目标都会受到影响,该达到的目标也会力不从心,难以达到。
王阳明是个天才,他的朋友曾说他“初溺于任侠之习,二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词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但最终都从这里面跳出来了,从博返约,开创了心学。最终王阳明最爱的是讲学,无论是做官还是平匪,甚至刚打完仗,在土匪窝里就讲课。他如此自制,就因为他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他必须抓紧一切时间去实现目标。
和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怯懦和任性。
看完了意志的四个品质,发现最重要的是什么呢?目标。有没有明确而坚定的目标,至关重要。
《大学》里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什么意思呢?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心念一定,目标一定,人生境界自此不同。
要想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源头还是在人生目标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