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积极的“偷懒”

积极的“偷懒”

作者: 免疫力 | 来源:发表于2017-11-07 21:24 被阅读39次

    记得自己小时候学习词语,就是抄写,然后按老师抄的词语解释去背诵,背得我头晕转向。

    自己做教师时,词语的解释又是我遇到的头等难题,尝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孩子理解词语,我认真去了解字理识字,想通过字理的解释让孩子理解词语的意思,但很多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造字的原理在字形中已找不到了痕迹,自己对汉字的了解还是太少,所以字理解释字词不能解决所有的字词问题。让孩子机械的记忆背诵,是我最不愿意做的。让孩子自己理解,解说,我又不得章法,心里没底。每次有学习的机会,我都会向专家请教:对于字词的解释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说,还是照着参考书去机械的记忆?专家回答的都是模棱两可。

    字词的理解在课堂上究竟该如何处理,我在实践中摸索着。 今年拿到了于永正老师的《于永正教学实录》(阅读卷),我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因为我曾听过于老师的课,知道于老师的课朴实而又自然,扎实而又有效。许多在课堂上处理不好的环节和出现的问题,在这本书中我大多都找到了解决方法。 特别是于老师处理字词的方法,让我“爱不释手”。在每篇课堂实录里,都能找到于老师不着痕迹的引导。于老师处理字词理解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比如《惊弓之鸟》教学实录中,对“惊弓之鸟”和“孤单失群”就是让孩子从上下文中通过阅读直接找到答案。并交给孩子方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给予树》中“并不宽裕”和“如愿以偿”的理解,于老师引导孩子通过读书,从文中找到“并不宽裕”的具体表现,告诉孩子“好多词语的意思在文章中,只要联系上下文就能读懂”。然后再用“如愿以偿”一词时间验证。第二个方法就是通过表演做动作让孩子理解字词,《小稻秧脱险记》中对“一拥而上”、“气势汹汹”、“警觉”的理解就是于老师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表演,让孩子通过观察,去感悟,去“意会”;《庐山的云雾》中“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理解,让同学做动作来理解,把概括的、抽象的词义为生动具体的动作,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第三个方法是从课文中不能找到答案的,就要查字典解决,《狐假虎威》中“假”的理解;《惊弓之鸟》中“悲惨”、“愈合”的理解,于老师就是在学生联系上下文能理解一点意思,但心里没有底时,引导学生查字典来理解。

    在一字多义的处理时,于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句子确定意思,也就是说,要据文选义。《惊弓之鸟》中“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两个“直”的意思,于老师引导孩子根据句子从字典的解释里选择。

    我一面如饥似渴的阅读,一面把“偷”来的经验,拿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实践,发现自己的头疼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有人说教师专业阅读就是一种积极的“偷懒”。这样的偷懒,偷来了技巧,偷来了观点,偷来了方法,偷来了思想,偷来了习惯,也偷来了自己的进步,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积极的“偷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积极的“偷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ls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