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是谁的错?

作者: 我是慈实 | 来源:发表于2018-08-11 19:53 被阅读1次


“中国式过马路”变成了国人的一种自嘲,这也成为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一种印象概括。自从这个标签在网络上大行其道,我们开始反省自己,开始批判别人,也开始怀疑这个有五千年历史积淀的文明大国是不是虚有其名,是不是已经堕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或许这样的批评根本就不公平,我们需要好好思考问题在哪里,中国人应该如何内化这些白纸黑字的文明规则。


记得我上初中后,我所在的这个小县城才有了一些红绿灯,也才有了一些交通规则。但是只有司机们因为违章罚款和扣分的原因孤独地遵守着这些规则,更多人的态度好像也只是与我无关。两三年后,这个落后的小县城里放置了越来越多的红绿灯,大大小小的汽车井然有序地行驶在马路上,而过马路看红绿灯的人还是很少,可能只有10%吧。

上了大学后,去了一个三线城市读书,在这个省会城市,人们明显都更有素质,也都更愿意遵守各种规则,每天上下学途径红绿灯,我可以非常自在并且耐心地站在目的地对面60秒,有时偶尔看见一两个闯红灯的人,心里还会生出 一种优越感和自豪感,说实话,我很享受遵守规则的感觉,我觉得这是一种自我尊重。然而,这种习惯总是在回家后烟消云散。


如果是和朋友一起过马路,遇到红绿灯,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等待绿灯亮起,做一个有素质的人。但假如和家人一起过马路,尽管无法心安理得,但是我还是会闯红灯。因为一旦家人意识到我有看着空无一车的马路傻等60秒的想法时,犀利的眼神和诡异的语气就会当场杀我个片甲不留,每次我都会因为无法忍受这种重压而败下阵来。回头想想:我一个遵守规则的人怎么会因为他们的反应而感到尴尬,不自在呢!一个人过马路的情况就更加诡异了!距马路边30米处看见交通灯由绿变红,这时我会放慢脚步,希望等我走到路边路灯就可以变绿,但是交通灯可不会如了我的愿,刚开始我的立场十分坚定,虽然马路上没有一辆车,我仍然紧握着包带,等待着绿灯亮起,心安理得地走过马路。但不过一会,心态就有些崩,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不自觉地环顾四周,尴尬的气氛溺得我面红耳赤,最终败下阵来,直穿马路,走上亮着红灯的马路总觉得腿脚有些酸软无力,眼神也躲闪不定,像是落荒而逃一样窘迫。


我不觉得我是不喜欢遵守规则的人,相反,我觉得井然有序可以创造一种美感,但是有时候周围的环境实在太苛刻了,我又无法忽视人们不理解的目光,以至于让自己无法心安理得。

其实这样看来,“中国式过马路”并不是我们个人的错。遵守规则的荣誉感会让人们自发地守规矩,从道德方面进行自我约束。但是中国人又很少能感受到这种荣誉感,更多的反而是尴尬。原因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但总的来说,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希望以后可以越来越好。

相关文章

  • “中国式过马路”是谁的错?

    “中国式过马路”变成了国人的一种自嘲,这也成为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一种印象概括。自从这个标签在网络上大行其道,我们开...

  •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深圳有办法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 人工智能推动交通管理变革 “中国式过马路”作为城市交通管理难点的“代表作”,是造成交通安全事...

  • 中国式过马路

    在中国,不管大中小城市,总有些马路是没有红绿灯的,需要我们从小就学习到的左看看右看看的中国式过马路,因为每天也都要...

  • 中国式过马路

    借过,借过。很文明,很绅士的礼貌词汇。听过北京的车让人,也听过杭州的人让车。也见过老家阳新人不车让人过,车不让人行...

  • 中国式过马路……

    ① 初中快毕业时统一体检,有一项是查色盲。 大家都查过哈,就是看那全是点点的数字图片,把其中的数字说出来。 轮到一...

  • 中国式过马路

    昨天的状态很不好大脑内空空的,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该怎么写百日计划,今天早起溜达一圈,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梳理一下...

  • 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 三五成群来聚拢, 横穿马路气势汹。 交通信号成虚设, 汽车也得让我行。 前人付出了生命, 后人依旧执...

  • 中国式过马路

    我们都知道很多人批评中国人过马路的方式,说中国人不守规矩。 中国式过马路,其实挺符合科斯定律的,完完全全遵照交通灯...

  • 中国式过马路

    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等一等。小学生都会背,都懂得的交通规则。可到了大人的行动里就完全变了。还不能说,美其名曰,又...

  • 中国式思维,看完你还笑得出来吗?

    一、中国式思维之——私下好处 二、中国式思维之——不懂感恩。 三:中国式思维之——过马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式过马路”是谁的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od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