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纷争愈演愈烈,口水仗也在不断升级。毫不示弱的双方也都先后“鸣枪”示警,太平洋上空乌云密布,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似乎一触即发。
谁都没有想到,十几年前把中国领进世贸组织大门的美国,被聪明的中国人在很短的时间里追到了屁股后面,成为仅次于它的世界老二,这位战后世界秩序的主要制定者,当今的世界老大,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内心极度不爽。
谁也无法预料接下来可能的贸易战向何方发展,双方都在寻找最有可能引爆的那个点,并加以控制掌握主动。一方要以此一举击败对方,奠定胜局;一方要以此作为防范,避免重大损失。双方的底线彼此都很清楚,也都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防范着。
这里,不仅是实力的较量,更是智慧的较量。任何的鲁莽都可能被对手一击而中,陷入难以承受的败局。
作为世界老大,占尽了便宜的美国,此刻正以不可一世的傲慢俯视着它带大的徒弟,盘算着如何教训这个羽翼逐渐丰满、越来越不听话的小弟。
尽管如此,美国佬也十分清楚他的软肋早已暴躁在对手面前,那就是它的大豆。如果中国反制,提高关税壁垒,美国佬的大豆产业或遭灭顶之灾,这是老美难以承受的痛。但,诡异的是,就是这个大豆,也很可能成为我们的软肋。博弈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此。
中国的大豆,从最初的自给自足到百分之八十依赖进口,自主产业几乎不复存在,而且大豆货物的主要来源地就是美国。同时我们的大豆油压榨企业百分之九十又控制在独资或被收购的老美手里,换句话说,压榨食用油所需要的大豆采购主动权又基本掌握在美国人手上,中国人的矛很可能成为美国人的盾,事情一下子变复杂了。
很多人没有看到这一点,一直自信地以为美国大豆是我们赢得可能到来的贸易战的最好的进攻型武器,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那位自命不凡的特郞普,因为当初特郞普赢得选举的选票大量来自于美国的农业人口,而且中期选举即将到来,这位政客对他赢得选举的票仓不能不有所忌惮,这些大豆产业者对经济损失的追究很可能成为压倒这位不可一世的商人总统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也正是如此,感受到中国强大的“武力威慑”,美国的大豆协会已经向他们敬爱的总统申诉,请求放手了。
此刻,特郞普总统是不是躲在椭圆形办公室里阅读他们的申诉状,我们就不得而知了。现在,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这个大豆怎么也成了我们的软肋,这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贸易战开战,我们设置高关税自然可以把美国的大豆挡在国门之外,他们的损失我们自然也可以不管,但由于没有自给能力,我们这个大国所需要的大豆数量不是一般国家一时所能接手的,这有个重新物色和重新谈判的艰难过程,而且由于这个变故,别的国家会因此抬价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巨大采购量本身就会引起价格的上扬,即便我们对其它国家实行关税优惠,恐怕也难以享受到原来的价格了。再说,压榨企业的采购主动权大都控制在老美手上,它如何采购我们恐怕还决定不了。
最为重要的是,一旦贸易战开打,大豆的价格必然上涨,最后食用油价格一定会同步上涨,一系列的损失统统要由消费者买单了,而且食用油的价格上涨势必产生物价的连锁反应和传导,最后对宏观影响经济的影响不仅难以预料而且负面影响一定巨大,作为一个为民服务的政府无论如何是不能不考虑的。
这就是大豆或将成为中美贸易战一枚棋子的逻辑,这枚棋子,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泰山压顶。
至此,一场可能的世纪贸易大战打与不打或者如何开打,就看双方的智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