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到成年,我不知不觉要为衣食、住房、待遇、爱情、事业和财富而思考。我经常想知道:如果我能够在财富的庇护下躲避命运的寒风;如果世上的道德之手没有把我引进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如果我依持道德和财富而不必像底层人一般通过苦哈哈的劳作并据此得到一份午间快餐般的加班费和刚刚够维持我最低生存的工资;我将会成为一类什么样的人?
我知道,像敦煌壁画里的那些善良的供养人已不存在,没人会友善地解决对普众的供养问题。显而易见,信宠良善已成为过去,人间少有善信可言。可不存在的过去一旦存在,以我平庸智力对世界的一种认知和构造,特别是当现实是倾向于野.蛮和粗.俗的时候,历史上的美好过去就形成了一种对心灵的自然填补。
我感觉和思考得很多的是,通过自己亲身体会过的,过去和现在已消失的或正在消失的一切美好,使我得以用前一种存在,否定并摆脱后一种存在。
当我进入最清澈的心境,总会有意无意地考虑我的生活究竟形如何物,人们的生活究竟形如何物?
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喜欢形而上学式的生活,就像鲜亮多彩的礼品盒的包装——它们的存在不过是等待一双大手无情地将其撕成碎片。
选择这些生活方式人们终究只是附属于社会的包装之物,他们不能成才,倒也避免了被社会有偿或无偿使用时的大起大落。我看到了他们显露在那些不同社会时期中既有殊荣的福分,也看到了他们被不停扯淡直至陈旧和腐灭的结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