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孙瑞雪老师的书,被很多机构包装成课,开始销售。教育学理论被包装成了形形色色的育儿课,在应试和自主学习的夹缝中求生存。社会上有这样的课程说明,人们的思想开始转变。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的同时,教育领域也开始了变动。教育理念也都在改变。
十年前,市面上卖的最火的一本育儿宝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曾经风靡一时。很多妈妈开始试着改变教育观点,习惯。我相信大部分人是没有坚持下来的。为什么?太难了。好的教育干预需要外在,内在,大环境,小环境。主观,客观。方方面面太多因素。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我们很多妈妈都是最后一个知道孩子秘密的人。不了解就不能共情。所以很多父母坚持不下来。
首先,大环境下,如何能做到不“随大流”仔细观察,校外各种培训班大部分都会有营销的套路,熟人介绍。小圈子就是这样形成的。你家孩子学啥了?那我们也试试。她家孩子考的好,报了什么班,那我们也来吧。这样就有了羊群效应。也不知道这群羊要走到康庄大道还是悬崖峭壁?培训机构会利用从众心里,把这些人聚拢,然后分层再发展下一级。每个小圈子里,妈妈们讨论的都离不开成绩,排名。这些都跟学习的主体孩子,没有任何一点关系。成绩不好,全部责任都在孩子。孩子越大,父母对孩子埋怨就越深,越失望。因为大部分孩子都是陪跑者。整体感觉就是培训机构和鸡血家长们的一场自嗨。
其次,小环境。家庭教育几乎处于无爸状态居多,丧偶式婚姻让孩子在家庭里没有安全感。男孩一般表现的比较内向,懦弱。女孩就是强势。小环境还包含一部分学校因素。学校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占据了白分之五十以上。童年时期会达到百分之七十。如果一个人格健全的老师,会在语言情感上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但是,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很多老师对职业没有更多的热情。社会对老师的态度不够公正。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很多问题。这样的关系下,影响最多的也是孩子。
再有,孩子内在驱动力,是主要决定因素。这会成为她走向自己找到自己唯一的动力。怎么能帮助孩子尽早实现,把握好最关键的时期,对家长来说尤其重要。
记得电影《少年的你》女主说了一句话,谁都没有教会我们该怎么长大,然后我们就变成了大人。孩子在内心深处对成年人的世界是懵懂无知的。漫长的十八年里,做父母的就应该做好陪伴。把他们一点一点的推到世界面前。然后转身,离开。想说爱你,我的孩子,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想对妈妈们说,一起读书吧!
我想对孩子说,一起读书吧!
阅读,我们就不再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