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使馆妈妈》同课异构听课感想

《大使馆妈妈》同课异构听课感想

作者: 南街曹淑慧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00:28 被阅读0次

      今天一天,在西街学校分校区参加了教办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感受了六位老师精彩纷呈的课堂,聆听了禹主任、卢校长和各位教研组长妙语连珠的评课,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我还太年轻,我还需要潜下心去认真钻研。

《大使馆妈妈》同课异构听课感想

        今天作课的题目是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大使馆妈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年轻小伙子陈小龙第一次出远门,在异国他乡由于语言不通感到无比恐惧。大使馆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使他感受到了来自祖国的温暖。他找到亲人后给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写信表示感谢,并称大使馆为大使馆妈妈。

        六节课听下来,我由衷地感到:这六位作课教师的业务素质相当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绝非一日之功。下面我来说说我眼中的这几节课。

        第一节课,老师年轻,语言有亲和力。板书工整,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战狼二》片段的播放,将学生代入情境,真切的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与大使馆的亲切。第二节课老师一张嘴就能感受到,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语言亲切自然,板书简单明晰,特别是注重学生写字姿势与读书姿势的纠正,这一点值得我们效仿。我们经常说课如其人,第三节课的作课老师一看就是非常实在的人。她的课无论是设计还是语言,都是非常朴实的,让人听上去亲切、舒服。最好的一点是这位老师非常注重学生批注的引导。第四节课我只能用“满堂优点、满身亮点”来总结了。教是为了不教,老师设计的流程环环相扣,问题层层递进。最值得学习的是老师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升。特别是要求学生完整地回答问题,这一点我在平时的课堂上也要注意。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每个孩子的听课状态、语文素养,让我看了都嫉妒!我的孩子,还需要好好锻炼!

        下午的两节课也是相当优秀的,比如第一节,给我的感觉就是“老师心里眼里都是学生。”记得学习的时候,程老师说,这是对一个老师最大的褒奖。不错的,这位老师的设计以学生的学情为出发点,课堂当中更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如“大使馆”的理解。上课伊始,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教室来了很多领导和老师,他们要和大家来一起学习。那学习就需要沟通,相信通过课上的沟通,我们一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人与人需要沟通,国与国也需要沟通,‘大使馆’就是国与国之间沟通的平台……”这样一来,学生更能理解此意,也更能接受老师后面的语言。最后一位老师和第三位老师感觉上非常像,也是给人以质朴的感觉。这位老师充分理解了“略读课文”的作用,那就是把学习本单元前面几篇课文时习得的方法运用在略读课文的理解当中,这一点难能可贵。

        亮点多,在此不能一一赘述,让我学到了很多方法,同时也引发了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关于读书。

      语文课堂上的“读”是有大学问的,光读的形式就有自由读、朗读、小声读、默读;角色读、分组读、比赛读、合作读;还有速读、浏览、跳读、扫读等等。什么时候怎样读书,我曾经在简书里写过《关于语文课堂上的“读”的看法》,这里不再多说。我想要说的,是朗读要读到什么状态。已故的于永正老师、贾志敏老师都不断强调“读书要像说话一样。”很多时候,我们的课文是不适合朗诵的,那么像说话一样的读书是不是更能让人接受呢?

      记得那年假期去无锡参加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的会议,其中一项“朗读者”的活动。当时老师们个个精心选材、声情并茂,把在场老师感动得泪落如雨、拍案叫绝。没想到在最后评价的时候,张化万老师这样说到,各位的呈现看上去非常精彩,可是请各位老师思考一个问题,你这样表达作品的方式在课堂上有没有用?学生需要的到底是怎样的朗读?简简单单的两句话,我却觉得振聋发聩,我们的朗读到底要走向何方?

        说话,激动的时候与平静的时候不一样,悲伤的时候和喜悦的时候不一样。入情但不滥情,入境更要出境。我想这样算是向几位老师的观点靠拢了一点点吧!

        二、关于学生的主体性。

        现在,课改如火如荼。最能被大家认可的,就是钱老那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也都意识到,课堂上只有保证了学生的主体性,他们才能主动、高效地学习。可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是真的真的很难!

      其实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可是这个课题实在是太大了,于是在2014年,我主持进行了一个小小的子课题《语文课堂上植入实践活动的研究》。虽然没有完全解决学生“主动性”的问题,但我对现在的课堂还是有帮助的。

《大使馆妈妈》同课异构听课感想

      那次研究,使我明白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有效性,就要充分让他们动起来。正如这个“学习金字塔”所呈现的,我们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边做边演示的方法和教授他人、与他人辩论的方法等引导孩子们更主动、更高效地学习。但这些方法并不是拿来就用的,我们要思考:什么样的课堂,什么样的环节,什么样的问题能用哪些方法。

      三、锤炼语言

      今天几位评课的老师也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如过渡语的锤炼、评价语的锤炼、总结语言的精炼、口头语的删减等。我想说的,却是更细致的,提问语言及字词的锤炼。

      今天的几节课当中,曾经出现过这样几个问题:“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轻声朗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以及各别字音“曲洪”、“给予”、“因为”、“当成”等都是容易忽略又容易出错的。这些失误完全可以通过备课避免,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却是拉分的“明病”。

      这一点我虽然能意识到,却也不能完全做好。努力克服吧!

      四、关于编者意图

      以下说法不知道对不对,只是个人观点而已。

    本单元围绕“热爱祖国”为主题,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和一个百花园。《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爱国;《陈嘉庚办学》,爱国;《舞动的北京》,爱国。《大使馆妈妈》依然是爱国主题。本文的思想性,在前面几篇文章当中都已经有了深刻的体现,这节课又是略读课文,课后问题非常简单,专家们为什么要在这里编排上这样一篇文章呢?

      思想上,我觉得是想以陈小龙的信为突破口,展现出一个普通人在切身感受到祖国妈妈的爱后,能够由衷地发出“不忘祖国,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誓言。我们小学生,生长在和平的环境中,沐浴在祖国的阳光里,我们可曾想到爱国?可曾想到如何爱国?

      方法上,学习插叙是为了给后面百花园中的习作《家乡的变化》做铺垫的。

      学无止境,廖以记之。又到深夜了,与各位优秀的老师们为伍的一天是充实的、快乐的,更是激动的。你们是我的榜样!

《大使馆妈妈》同课异构听课感想

相关文章

  • 《大使馆妈妈》同课异构听课感想

    今天一天,在西街学校分校区参加了教办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感受了六位老师精彩纷呈的课堂,聆听了禹主任、卢...

  • 同课异构听课反思

    2019年3月14日,我和同事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

  • 同课异构《灯光》听课反思

    周二上午,我们参与了六年级同课异构《灯光》,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的一篇老课文,今年重新被编进统编教材,成为一篇自读课文...

  • 第一次当评委

    ————同课异构听课有感 周五早读正在上课,忽然,苏主任急匆匆的过来,说:“...

  • 师徒同课异构——《直线的相交(1)》听课感想

    昨天,我有幸以第六期跨校带徒学员的身份参加了在尚田中学举行的师徒同课异构活动。上午第二节,先是徒弟尚田中学的...

  • 城关教办《荷叶圆圆》同课异构听课感想

    今天上午和江霞姐姐调课跑到北街学校参加教办举行的“同课异构”活动。本次活动安排了三位一年级老师同讲课文《荷...

  •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孙绍岭 暑假期间,为了给老师们充充电,县教育局从外地挖来了全国著名...

  • 同课异构

    今天到县中学习,听了三节语文课,都讲的是《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三位教师功底深厚,上课各具特色,让人耳目一新。 其实...

  • 同课异构

    今天上午,在樊相小学听了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两位老师一位是樊相小学的,一位是宏力学校的。...

  • 同课异构

    荆 解直角三角形 特色 用少走多少路 引入 爱护环境 多走多少步 就可以文明 贯穿始终 其次及时总结思路 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使馆妈妈》同课异构听课感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ro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