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心理
你叶公好龙般的“热爱”,面试官一眼就能看穿

你叶公好龙般的“热爱”,面试官一眼就能看穿

作者: 疯智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4-04 14:26 被阅读151次

在这个“金三银四”的月分里,我也装模作样地投了好多简历,面试了几家公司,有些话想说给大家,也说给自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核心是,好的态度几乎是做成任何事的先决条件。毕竟,一个还没毕业的实习生,公司也不期望你有多厉害的技术水平……

1. 真正的好态度是什么样?

在我们开始探讨到底什么才是好态度之前,不妨先看看不好的态度是怎样的

光有口号,没有行动

今年学校百团大战招新的时候,我再一次有幸成为社团(演讲协会性质)的面试官。我听到很多小学弟小学妹说自己对演讲很感兴趣,很想学好演讲,成为一名出色的演说家。但一旦问他们有没有在这方面下过工夫,大部分人都只能是支支吾吾,能真正看过自己喜欢演讲者的视频并尝试模仿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同样,态度问题也是如此,大部分人都只是嘴上说着自己有着多么端正的态度,但从来没有在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

被动等待,不愿思考

也许是我们从小到大习惯了被大人分配任务,于是渐渐失去了自己找办法的主动性,凡事都要依赖别人,凡是只用等到别人告诉自己之后才知道有哪些问题,甚至连自己本职的事也要等到别人来监督。去年在社团组织的长期训练中就有好几个同学在总结中写到对我们活动改进建议是:社团的监督太少,希望以后能多一点。然而学习不应该是自己的事吗?不应该由自己主动练习主动请教吗?

缺乏耐心,急于求成

有效成长实质上是一个波动上升的指数型增长过程,而指数函数前期几乎都是平的,如果加上波动,那么很自然的就会出现努力了一段时间结果却比刚开始时更差的局面。于是,很多人在这里就开始放弃了,因为在他们看来,努力却没有结果,甚至比以前还要差,不正说明方法有问题嘛,于是他们从来走不到能看到自己飞速进步的那一天。

总结

从以上一些反例中我们对什么是好态度能做出这样的定义:好态度是能够用一种坚韧的方式面对要做的事,能够主动、谦逊、平和并且有耐心地行动起来。

2. 为什么态度至关重要?

在第一部分探讨好态度的反例时,我们已经能够隐约感到这些好的态度能对我们造成的正向影响,接下来,再一起深入看看他们的本质是什么。

行动

我们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名话,叫做:知道这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可是稍微想想就知道了,知道跟做到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做到跟做好之间也差了十万八千里,做好跟持续做好之间还差了十万八千里……而真正让一个人发生积极改变的却只能是持续做好某一件事,不是吗?于是,光是知道肯定是没用的,一定需要行动,而且是长期有效的行动。

拿我自己来说,我很早就知道了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也在给别人面试时提了很多次,甚至还专门给参加训练的同学做过相应的演讲。但真正到自己身上的时候还是差,还是不足。这次准备笔试和面试时,花了好多时间都是在收集别人的经验和攻略。但结果也只是在收集资料上了,并没有真正把这些资料里提到的方法都做到。比如,应该针对简历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反复斟酌,因为面试官可能问到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但我还是没有。以至于真到面试时,面试官上来就说:“我看你的简历里有这样一名话,叫做XXXX,能说明一下为什么吗?”听到这个问题之后,我瞬间就后悔了,因为之前并没有对简历做过多的准备。

所以,实际上很多东西很多道理我们早就知道了,但我们依然过得如此不如意,无非是因为没有做到、没有做好罢了。

主动性

如果说行动更加侧重身体上的改变,那么主动性就更加侧重思维上的变化了。比如,从做学生的视角学习变化到从老师的角度教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肯定不一样,而且一定是后者远远超过前者;再比如,从给别人打工的视角转变到从老板的角度思考工作,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肯定也不一样,而且肯定是后者收入更高……

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当我们真正对一件事上心的时候,才是能把它真正做好的时候,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想想自己曾经学会的知识或技能中,是不是只有那些自己主动花过时间和精力钻研过的东西自己掌握得才是更好的,相信我,你能回想起来的东西或是你现在用得最熟练的东西都是自己主动学习才掌握了的。

耐心

刚刚已经说到有效成长是需要耐心才能见到改变发生的那一天,而且这种改变往往是从量变对质变的飞跃。只是前期的这段坚守,对于那些急躁的人来讲,真的是难熬。但如同化蝶、花开,凡事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不是吗?只要选择是正确的,只要自己的行动是有效的,那么再慢总会是有结果的,对吗?

总结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这些好的态度非常重要了,因为它们本质都是改变。而我们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换句话说就是让自己从现在的状态改变到自己心中理想的状态。于是,这些东西就自然而然地不谋而合了。

3. 如何才能养成这样的态度?

在解决了心法问题之后,我们终于要开始着手思考到底怎样才能做到的问题了。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完全可以用时间管理的理论来解决,因为我自己遇到的最大障碍正是没有办法把这些好想法变为现实。

要事第一

做到要事第一,不仅能让我们活得更轻松,更关键的是有真正的产出。回想生活中很多自己没办法善始善终的事,基本上都是由于没能做到要事第一,总是不由自主地跑去做很多不相关的事,结果自然不好。包括拖延症和瞎忙这些毛病,也都是因为没能做到要事第一。结果,不仅自己心累无比,到头来还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成绩。

3月份,我本打算用3个星期来准备笔试和面试,当时计划的时间还是相当充裕的,因为本来就没几场。先来反思一下这三周除了平日的课业学习之外自己都是怎么过的。

第一周,制作简历并按照攻略要求对岗位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大量收集招聘信息和网申,大量看面经笔经攻略;在此之外,我还组织策划了一次约拍,以及社团招新面试和做出具体的活动安排,各自将近花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还有陪高中同学聚餐并逛了逛帝都,以及做了一上午的志愿活动。

第二周,开始看相关书籍,刷往年笔试题,并尝试整理笔试面试类型但无果,在线笔试两家公司;除此之外还有准备演讲比赛复赛,看了一部电影,以及约拍第二波。

第三周,参加了两次面试和一次笔试,花了大概3天时间;除此之外还有准备演讲比赛决赛,前后也是有3天没能有心情做其他的事。

其实很容易发现,自己口口声声说的对找工作找实习非常看重,但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往往总是被一些实际上无关紧要的东西给打扰。虽然这些东西看上去都挺重要的,但如果真的到了非找工作不可,甚至只有一家公司可能收自己的话,好多事情直接就不会考虑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自己过于自信了,觉得很轻松就能应付过来所有这些事;另一方面还是不够重视。

所以下次再抱怨自己没时间好好准备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对这件事很重视。因为要事第一,本质还是心态问题。只有当自己清楚地知道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的时候,才能用优先级排序或者四象限法挑出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

而对某件事重要程度的判断则需要自己平时一点点积累起自己的价值观,没办法一朝一夕实现。除了网上可以搜到的各种价值观测评、性格测试以及遗愿清单之外,这里再给出一个非常简单地操作方法,即每次自己在选择困难的时候,问问自己纠结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以前自己是怎样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未来打算要怎么选,依据又是什么。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其实自己之所以迷茫,就是因为好多选择前后的价值观是矛盾的。但这个做法的好处是,慢慢的,在剔除那些无关紧要的事之后,自己再做选择就会容易很多了。

这个方法我在面对小事时用着很顺手,但对付找工作这种长期任务时就稍显力不从心了,原因倒不是因为价值观不清晰,而是不知道下一步行动是什么。所以下一部分,咱们聊聊如何行动的问题。

下一步行动

阻碍我们把想法付诸行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之前提到的选择困难症、完美主义、懒、以及不知道如何下手等等。而我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这里咱们只聊这一个话题。另外,其余的几个在我看来可能根本就算不上问题……

在我高中的时候,班主任就经常说这样一名话:牛啃南瓜,不知道下口处。描述的是我们当时拿到数学或是物理压轴大题时完全没有思路着手的情况。而现在,虽然已经不再做题了,但工作学习生活中出现更多这样的“压轴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刚开始的时候就问自己下一步行动应该是什么。

在学习时间管理的技术之前,我也会列任务清单,但那时的任务清单写的都是:学习高数、写完英语作业、总结一周学过的内容……写过之后还是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以至于每次都要再重新思考一段时间才能行动。而往往好多时候就直接阵亡在思考这个阶段,毕竟思考还是很费脑子的,尤其是刚刚坐下准备写作业大脑还没有进入状态时更加困难。

一个好的任务清单是看过之后马上就能知道下一步行动是什么,工作模式和思考模式是需要分开的,不要在工作的时候才开始思考要干什么,否则效率奇低。比如可以是:在晚自习时看高数知识点并独立完成书上例题,在周日上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出一周或一章的内容结构……

而这个方法我已经很久没有使用出来过了,每天列的任务清单完全都是反例,毫无指导意义,我甚至一度以为自己也许不用列那么详细也能做好,但却被现实无情地打了脸。在收集资料并准备分解出问题类型时完全没办法下手,原因就在于整个过程中从来没有思考过具体应该做些什么,于是,最终就永远停留在了收集资料上。

总结

做到要事第一和想清楚下一步行动是把好的态度从心法变为实际行动必不可少的两步,具体做法已经写在文中,在这里再总结一下:

要事第一就是时刻把我们真正觉得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其他的事,该拒绝的就拒绝;想清楚下一步行动就是在列任务清单时能不用过多思考就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再也不要留那些假大空的任务了。

写在最后的一堆碎碎念

说自己真正热爱一件事,却从来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可以作为证明,于人于己都是一种欺骗。欺骗了自己,麻木了神经,永久地躺在幻想中无法自拔;欺骗了他人,透支了信任,再也没有人愿意给你机会。

试想,连一个自己口口声声说热爱的事情都拿不出任何行动,做不出任何成绩的人,别人凭什么相信你能做好其他的事?

这篇文章写在第一波实习生笔试面试之后,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几次正式面试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为秋招积累经验。

也希望各位看官有所收获。

相关文章

  • 你叶公好龙般的“热爱”,面试官一眼就能看穿

    在这个“金三银四”的月分里,我也装模作样地投了好多简历,面试了几家公司,有些话想说给大家,也说给自己。其中最重要的...

  • 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有些人的理由一眼就能看穿,让人讨厌

  • 读心术最厉害的3个星座,能一眼看穿对方,所有谎言都无所遁形

    你天生就有“读心术”,一眼就能看穿星座。你害怕吗?精通读心术,你的一个眼神他都能将你看穿的星座 读心术最厉害的3个...

  • 2019-07-26

    父母才是你这辈子的肚子里的蛔虫,不管你表面再坚强,父母一眼就能看穿你的盾牌直击内心。

  • 你的“假笑”,别人一眼就能看穿

    你能分清以下几组照片里,哪个是真笑,哪个是假笑吗? 看完照片,想必大家都很快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发自内心的真笑,和...

  • 夜灯下的银杏 你觉得美吗 我想了很多旧事 好像 一眼就能看穿了一生 那些过路的人啊 你忽然觉得可以...

  • ta

    你故作灿烂的笑着,而他,一眼就能看穿了你!他会陪着你淋雨,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然后说:别装了,我把肩膀借给你!你不...

  • 从收纳技巧一眼看穿你的三观

    如果说“以貌取人”尚有点偏颇,那么,你对自己物品的收纳整理方式,让人一眼就能看穿你的三观,这就是我所说的“以行为、...

  • 给性格软的女生25条建议

    1、表情 没事不要傻笑,尤其是底气不足的那种,一眼就能让人看穿,别人对你笑,你才笑。平时不笑几乎可以解决50%的软...

  • Glass bridge

    “不太担心,我知道你说的都是谎话,不要害怕我会因为你的一时气话而误会,因为你不擅长说谎,而我一眼就能看穿你的心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叶公好龙般的“热爱”,面试官一眼就能看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ya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