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0年—1993年
母亲婚前的家庭情况
1970年农历二月初二,母亲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这个家庭除了她还有6个哥哥姐姐,一个大姐,五个哥哥。后来,她又有了一个妹妹。
那时候农村还是生产队,每家每户都要有劳动力去大队里挣工分。母亲又瘦又小,去田里干活也轮不到她,等她长大后就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所以她的童年过得倒也自在,没受什么累。家里去生产队挣工分的人都是外公外婆、大姨和舅舅他们。
大姨是吃了很多苦的。她比母亲大23岁,年轻力壮,长得也高。大姨说她15岁的时候个头就已经长成了,这也意味着那个时候她已经被当做一个完整的劳动力。捡牛粪、锄地、拔草就是她每天必做的农活,晚上回去还要纳鞋底。同时,作为家里的老大,这些个弟弟妹妹都要她来照顾。外婆脾气暴躁,只要大姨一点没做好就要被骂甚至是被打。
母亲从小就和大姨住一个床,一切都是大姨来照顾。大姨一直对母亲履行着“母亲”的责任,因此母亲对大姨的感情很深,甚至到大姨出嫁了母亲还是天天往邻村的大姨家跑。姨夫是个很忠厚的人,对于母亲这个不速之客还是很欢迎。母亲没上学之前几乎是每天早上六七点跑到大姨家吃早饭,下午也是吃了饭再走。外公发现母亲经常往已经出嫁的大姨家跑便不让她去了,但母亲还是会去。
这天特别冷,母亲又跑到了大姨家,晚上都没回家就睡在了那里。小孩儿贪睡,天还没亮大姨就使劲儿地叫母亲:“别睡了!别睡了!快起来,咱娘走了!”一觉醒来,7岁的母亲就没有了自己的母亲。我没有问母亲外婆去世的时候她伤不伤心,只知道她去大姨家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大姨见到母亲的时候总是哭,忍不住哭。我问大姨为什么哭,大姨说看着衣服破破烂烂的母亲没人给她缝衣服她心里难受。8岁的时候母亲上学了就不经常去大姨家里了,只会在周六周日的时候去。大姨总是把一把一把攒起来的白面存着,等母亲来的时候偷偷就给母亲烙一个饼。姨夫家里也是穷的叮当响,平常都是吃杂粮,白面也只有过年的时候吃一次。9岁的时候因为家里太穷,母亲便辍学了。母亲体弱,干不了什么重活,每天就担负着家里做饭的责任。13岁的时候,外公也因病去世了。母亲就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那些舅舅们都已经各自成家,只剩母亲和单身的五舅一起艰难度日。每天五舅出去挣钱,母亲就在家里洗衣做饭,帮大大咧咧的五舅存钱。长大懂事的母亲去大姨家里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她就和五舅兄妹二人相依为命。也或许正是因为和五舅关系这么亲近,所以后来母亲才会恨五舅恨得那么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