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常德已经几次了。
动念头来写常德却是这次坐滴滴车的时候那个退伍的年轻军人滔滔不绝讲述他儿时对于常德老城的记忆时突然升起的。
知道常德这个地方的方式就很浪漫,《桃花源记》开篇的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就把人们的视线拉到了湘西北那个古称“武陵”的地方。在我们没来这里之前,常德约等于“桃花源”。很多个城市都在争夺这个流传了千年的IP,唯独常德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争不抢,人们自然慕名而来。
常德区位图常德火车站不大,不像一个副省级中心城市那般熙熙攘攘,一出站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德语”招呼你上出租车。我听不懂,只是觉得语调悠远而婉转,有苏沪地区吴侬软语的气质,但又多了湖南人特有的倔强似的。出了站,就是贯穿南北的武陵大道,这个城市急不可待的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告诉你,我是历史的宠儿,这就是我的独特韵味。
“武陵”这个名字有上千年的历史,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称武陵郡。此后的千年里,常德、武陵就相互依偎了。有意思的是,还有一条纵贯常德城南北的一条路叫“朗州路”,我们所熟知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刘禹锡正是朗州司马,如今沅江岸边的“排云阁”也是取名于此。
相较于“武陵”朗州作为常德的别名似乎分量就小了一些。隋开皇年间改称“武陵郡”为“朗州”无奈隋朝命短,待到唐朝天宝年间又复名为“武陵”。朗州大约是刘禹锡这个当年被一贬再贬,仕途不顺的“诗豪”留给常德的一个礼物吧。刘贬谪期间接触到常德当地歌谣,在其诗文里也有所体现。我想“朗州路”是因为常德历史悠久的“诗”文化的一个体现吧。
说到诗,便不得不提沅江边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常德诗墙。
图片来自网络前面我写到,初听常德语,会有一种类似吴侬软语的语调上的柔美感,我想,这是常德诗风盛行的基础。就好像泰国人喜欢写诗,恰恰是因为泰语的语调实在是太过于好听,讲什么话都好像是在念诗。
“诗墙”是现代的传世之作,但这毫不掩饰它是一件贯古通今瑰宝。因我行程太满,白天没这个荣幸去观看,只是在夜晚就着沅江两岸的灯光,亲近了一下这长达四公里的诗与书法篆刻艺术的瑰宝。面对这样一个“外御洪水,内御时光”诗墙,我觉得感动,也觉得浪漫,我想浪漫常德人的基因吧。要不关于常德的历史故事怎么都带有浪漫的气息呢。虽然“孟姜女哭长城”略显悲伤,但“刘海砍樵”却是不折不扣的温情爱情故事啊。
诗墙上并排伫立“书墙四阁”-武陵阁最高,里面还设有诗墙博物馆。“春申阁”是为了纪念战国四君子“春申君”而立。“排云阁”民命自朗州司马“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渔父阁”则是为了纪念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号“桃源渔父”的宋教仁。四阁仿佛是站在了诗墙的不同时间节点,把常德从“武陵”推向了“朗州”再推向了常德。
常来常德:诗一样的常德…“常德”之名始于北宋初年,意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谓之常德。取自《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这些年又有很多人给常德安上了“柳城”的别名,我在常德城区走了很久,并未发现常德是柳树之城,况且,全城都是柳树,到春天来的时候全城柳絮飘飘,那也是够普通民众们喝一壶的。
在于客户的交谈中偶然得知,常德的东面有一个“柳叶湖度假区”因其形状酷似柳叶而得名,我这才知道之前关于“柳城”的猜测纯属臆想,权当做笑谈罢。可翻阅典籍并未发现“柳城”的历史沿革。我想常德应该不会无缘无故又给自己加一个别名的,几千年来,常德的名字改的次数已经够多了。几番查证才得知“柳城”这个称呼出自常德市旅游局,为了宣传柳叶湖度假区,把“柳城”这个名字印在了宣传资料上。不过也和广西一个历史悠久的“柳城”太过相像了。常德人也许并不会接受吧。
诗墙四阁之一,只有一面之缘,却忘了具体是哪一座了。常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诗经.大雅.常武疏》有言:言命遣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常有德也。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焉!常以德治之,方使民安本分。古人的智慧,让这座湖南西陲的城市像一颗明珠一样嵌在了这个四省交界之地。
当年的“常德保卫战”几乎摧毁了这座城市,是这座城市倔强的性格让它令人刮目相看。滴滴司机载我经过沅江岸边的炮台时候跟我说:“当年我们还小的时候,这里还没这个诗墙,我们从碉堡下方走到沅江去游泳,那时候,多快活呀,现在什么都变了咯。”我看着碉堡不远处隐隐约约闪现的“胡桃里酒吧”。
碉堡像是一个受尽苦难的睿智老者,看着年轻的人们在欢呼雀跃,在肆意挥洒着这诗一样的人生。
这是我眼里的常德,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