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52657/0ad442cba3e5bdea.jpg)
24岁,面临命运的转折,你会如何选择?
在路遥老师的小说《人生》里面,高加林再一次回到了农村,那是他做梦都想逃离的地方。
这个结局,看似有着说不出的悲哀。其实,故事只是加林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走向了结局,而并非是他的人生走向结局,所以也并非就是悲剧!
如果是你,也24岁,眼前面对的选择,会关乎理想和未来截然不同的路,你会怎么选?
——别急着回答,因为你并不是真的24岁以内!
是啊,我们也不是当局者,只是从一个第三视角看到了事情的全部。而且,或许我们对“理想”的追求,还没有高加林的执着。
我这次读完《人生》,觉得路遥老师是很爱自己笔下的人物,加林的结局,看似有些悲哀,却让人恨不起来。
高加林有很多优点,他在被看不见的手推动(单方面看叫命运)之中,人生一次次突然转折,过的日子天差地别。后来他再面临选择时候,也就自然而然地挣扎一番,最后会忠于自己内心的执着追求。这和性格本身密不可分,更是那个时代的农村青年如盲人摸象般找“出路”导致的。
人生24岁的时候,不就是在努力追寻的时候吗?
所以,我的观点是——不恨加林,更觉得他的摔打对以后几十年的人生会是好事情。
别责怪!这只是一个底层农村青年在面对机遇的时候,想抓住机遇而取舍(选择)的问题。如果我们24岁,可能还是和他一样选。
在此,附上柳青先生的做题: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柳青(题《人生》)
要追逐梦想,更要懂得把握已有的美好和幸福。
可以说,书里面的每一个青年,加林、巧珍、亚萍、克男,都在努力追求他们自己想要的:爱情或者事业。没有人踟蹰不前,更没有人被动等待,让自己的渴望,随着岁月的流失而消散掉。这些就是青年人最好的状态。
巧珍没读过书,却仰慕文化人。她深深地爱着加林,却因俩人自身悬殊而自卑,但她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巧珍看不见其他求亲的人,等待着机会。当加林当不了老师变回农民,她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加林,主动示爱、对他好、努力地与他相处。
加林却不甘于现状,一心想要摆脱农村,去往城里发展,过上更好的生活。当他实现这一梦想后,他又开始向往更大的城市,同时开始追求精神世界更合拍的另一半……
当然,高中时,加林和亚萍很要好,直到毕业,加林回农村,俩人都很现实地回到各自的世界里。
同学克南深爱着亚萍,亚萍和有体面工作的他恋爱。可重新遇见有了城里工作的加林,立即转向努力追求自己所爱,向加林发起了追求。
巧珍和亚萍之间,没有可比性,完全取决于加林所处的环境和心态。所以,加林落魄时接受了巧珍的爱,进城后内心却挡不住黄亚萍身上的光环,更是无从拒绝亚萍身后的家庭条件——他渴慕着亚萍一家能带给他工作环境的改变,以及步步高升的机遇。
最终,巧珍错付了满腔爱意,回到自己农村姑娘的“命”里,嫁了相对很好的农村青年马栓。克南在痛苦中接受失恋的现实。亚萍也不可能不顾一切地跟着加林回农村。所以,加林独自回来了……
我们在面对爱情和事业上的选择时,应该如何选择,很难有个明确的答案或者准绳。
柳青在对小说作题的时候也说了:“人的一生紧要之处,往往只有几步。”
也许,面对这些紧要的人生十字路口,容易更加偏好内心深处的不安分的理想,也可能是事业,也可能是爱情的召唤......而我们不应该因此就将现实生活的责任、现实生活的美好完全抛之于脑后。特别是那些我们可能没有觉察到的已经拥有的美好和幸福。
认清拥有,我们并不是贫儿,要做生活的王子。
加林,进城之后,他拥有巧珍的爱,又通过自己努力换来了事业上的顺遂。他已经是一位“富翁”,可他全然无视,只盯着更大的城市更大的前途,像个“贫儿”一样,去不断向外苛求……最后,搞乱了别人的恋情和生活,也放弃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这个时候,第三视角的我们会觉得他不知足,或者说一味地去追求过高的理想,已经变成了一种贪欲!
是啊,理想和贪念,有时候很难让人看清。
就像农村青年加林,他雄心勃勃,觉得自己的未来一定不在小县城,而应该更有能力、去大城市创造更光明的未来,这些都对。但他因此而抛弃那个陪着他走过低谷的真爱,选择亚萍一小半因为谈得来,有一大半是不满自己的出身,沉迷在追梦的热情中不能自拔,想走一条“好走”的路。
满眼未来,全然不顾眼前,却也令人生气......
德顺老汉说他变质、忘本,也就是这层意思!
从书中,我读到了作者本身是鼓励青年朋友们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的。
只是,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思慕美好、追求理想都是对的。只是在我们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脱离现实,不能忘本,不能在一味往前的时候丢弃本身所有的——尤其是关乎做人原则!
这也是甄别我们内心的法宝!
再次感谢凌波姐组织的021共读活动,好书不厌百回读,这次又获得思考和快乐。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