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之眼镜蛇效应

心理学之眼镜蛇效应

作者: 绝情小沙弥 | 来源:发表于2024-02-16 18:40 被阅读0次

①什么是眼镜蛇效应

可能大家都在电影里看过吹蛇人的画面,会以为世界上对蛇最好的人类就是印度人了,但据说在英国殖民时代,印度德里城眼镜蛇泛滥,给当地的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有钱能使鬼推磨,钱通常被人们认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对当时钱多的英国统治者来说更是如此。

于是当时的英国总督便想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用赏金来激发民众去灭蛇,一条蛇一个卢比。和预想的一样,短时间内,野生眼镜蛇的数量急剧下降,可是政府花在“买蛇”上的经费却一直居高不下。

原来,很多居民为了能够继续赚取赏金,便自己在家里养殖眼镜蛇,把这当成了一条赚钱之道。因此,政府马上喊停了悬赏计划,于是大批居民就把自己养殖的眼镜蛇放生,蛇灾变得比开始的时候更加严重了。

这被经济学家称作“眼镜蛇效应”,它指的是原本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案,结果反而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眼镜蛇效应”之所以会产生,首先来自于每个人身上作为“经济人”的一种基本属性,即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其次,赏金造成了民众灭蛇动机的改变。民众灭蛇原本是为了回复正常的生活,但最后却变成了追逐更高的赏金。

②如何避免眼镜蛇效应

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外部激励政策。比如在印度的蛇灾中,如果养殖眼镜蛇的成本要高于悬赏金的话,那么自己养殖眼镜蛇来换钱也就无法成为一条赚钱之道了。

其次,不要过度使用外部激励策略。原本居民为了自己的生活,内心也有灭蛇的动机,但悬赏反而使他们把自己的内部动机转变成了一种外部动机,把灭蛇当成了一种赚钱的手段。

同样的,有些家长为了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会给他们制定很多的奖励制度,最后反而让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认为自己根本不喜欢学习而是为了获得那些奖励。

③眼镜蛇效应给我们的启示

眼镜蛇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钱的确能够给予人们巨大的动力,但要让一个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树立正确的内心认知与信念才是一条真正的可行之道,毕竟再多的钱也无法让一个人真正的得到满足,因为贪念是人类身上一种固有的属性。

大多数的规则都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而想要避免眼镜蛇效应的负面影响,真正要做的是在规则出台之前,应当意识到人的每个行为都有意图之中和意图之外的后果。制定规则前要认真调查,充分沟通,审慎决策,如此方能有效避免结果与初衷相背离的窘境。

相关文章

  • 「碎语杂记」一些眼镜蛇效应的事儿

    看了篇文章,学到了一个效应,眼镜蛇效应。 讲的是眼镜蛇效应,却是从老鼠开始讲起。文章先抛出了一个问题。说假设打死一...

  • 租售同权——再一次的事与愿违

    眼镜蛇效应 在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时候,眼镜蛇泛滥。英国政府为了减少眼镜蛇的数量,颁布了一条法令:每打死一条眼镜蛇...

  • 2022年随笔系列之(15)心理学小贴士之“超限效应”分享

    陆续分享更新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今天分享的是心理学效应之“超限效应”。 那么什么是超限效应? 心理学上超限效应:又称...

  • 每日一得︱眼镜蛇效应

    看到“眼镜蛇效应”几个字时,我稍微停顿了一下。 有那么一刻,我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这个“眼镜蛇效应”是什么意思呢?...

  • 眼镜蛇效应

    在印度的某个地区,当地野生的眼镜蛇非常泛滥。众所周知,眼镜蛇有剧毒,又具有很强的攻击性,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带来了...

  • 眼镜蛇效应

    一个这样的场景:员工a,昨天怎么没来上班啊?员工B,唉,别提了,昨天堵车,我下了车一路狂奔到公司,刚好迟到一分钟,...

  • 眼镜蛇效应

    印度属热带国家,热带多眼镜蛇,眼镜蛇毒性大,易伤人。 英国统治印度期间,出台法律,要求每个印度人,定期捕捉一条眼镜...

  • 让你爱不释手的超有趣心理学

    1,心理学家的恶作剧之假精神病人实验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现象被称为“贴标签效应”也就是暗示效应。所谓贴标签效应,具...

  • 【日更】41/1000 事与愿违你接受吗?#概念#经济学#事与愿

    【见】眼镜蛇效应:英国在印度殖民期间,为了减少当地的眼镜蛇数量,就出台了一个捕蛇的激励政策,结果导致很多人养蛇。眼...

  • 纯金钱刺激

    纯金钱刺激 眼镜蛇效应。故事来自于外国某个城市。这个城市有很多很多的眼镜蛇,蛇满为患。于是呢,办公室工作人员就想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之眼镜蛇效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fu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