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效应
在印度还是英国殖民地的时候,眼镜蛇泛滥。英国政府为了减少眼镜蛇的数量,颁布了一条法令:每打死一条眼镜蛇都可以领取赏金,打死的眼镜蛇越多,领取的奖金也越多。
你猜英国政府颁布这条法令之后眼镜蛇多久会消失?
事实是眼镜蛇的数量不减反增,原来印度人为了获得政府的奖金开始疯狂捕杀眼镜蛇,可是眼镜蛇的数量有限,竞争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捕杀更多的眼镜蛇,获得更多的奖金,很多人开始在家养眼镜蛇。
当英国政府意识到这种情况之后就立刻取消原来颁布的奖励法令,而养殖眼镜蛇的印度人又把蛇都放了,结果放出的眼镜蛇大量繁殖,眼镜蛇的种群数量急剧上升。
这种情况被经济学家们称为“眼镜蛇效应”,用来形容政治和经济下无效的刺激机制。这种想的很美好、结果很无效的现象,正是经济学所研究的”事与愿违“。
租售同权
这两天朋友圈被广州的一条“租售同权”的政策给刷屏了,原来是2017年7月17日(本周一),广州市发布了《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的通知》。这一政策最让普通人关注的是:只要你在广州,不管是承租人子女还是学区房子女,只要满足条件,统统就近入学,享受同等权利。
享受就近入学权益的条件:
1.入学子女具有本市户籍、或者父母持有人才绿卡;
2.父母(监护人)在本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且该地为父母在本市的唯一居住地。
很多文章对此进行了解读,并且大呼“这一刻,我们真的要感谢广州”。原因:第一,以后广州没有房也可以上学,中国的房市终于和教育资源脱钩了,而这是北上深目前做不到的,所以将会吸引很多北上深的人才到广州来发展;第二,以后不再有学区房之分了,只要在学校附近的住户,不管是买的还是租的,都能享受教育权益。所以学区房的需求会下降,价格会下降。
事与愿违
如果说广州的确是为了吸引人才而采取“租售同权”的政策,我们承认出发点是好的,毕竟现在学区房太贵,很多优秀人才由于暂时买不到学区房而不得不把小孩放在老家上学,或者为了避免与子女的异地不得不选择二线城市来生活。如果目前的政策能够让这些人才的子女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权益,那的确会吸引很多人才留在广州。
但是,我们想一想眼镜蛇的故事,带着经济学的思维来思考:
第一,租售同权不能增加学区房的供给。政策实施之前,学区房之所以贵是因为供不应求,而此条政策颁布之后,学区房的数量不会因为政策的出台而增加,学区房火爆时,周围居民能把房子当做学区房的房子都高价交易了。第二,租售同权又增加了学区房的租房需求。原本买不起学区房的家长得到这个消息觉得子女的名校梦有希望了,都纷纷来学校附近租房。另外,那些原本有房的人,不需要学区房的人,在租售同权的政策鼓励下,也开始纷纷租房或买房,这样他们能够将学区房出租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租售同权将学区房变成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鹅,一次性投资购买学区房,就能收获一窝又一窝的金蛋。于是学区房的供给不变,需求激增,租金必然增高。高租金将会筛选或者赶走一批人,而最初吸引人才的梦想也随之幻灭了。
努力挣钱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很绝望?感觉到手的福利转眼变成伤害。其实,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优质资源都是稀缺的,最终都是价高者得。如果用外在的力量强行改变,表面的公平或许是更大的不公。所以,我们能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双手,成为能出高价的人。
不过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的确是为解决问题而作出的勇敢尝试,只不过结果“事与愿违”。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写到这里我想到了薛兆丰老师讲到的奥巴马医改:薛老师反对奥巴马医改,因为这不但会降低病人的看病效率,而且会产生庞大的管制和管理费用,他提到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双轨制”:一条队伍的挂号价格是便宜的(甚至免费),而另外一条队伍的挂号费用是贵的,但是很快。通过双轨制筛选需求缓急轻重,也能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这跟收道路交通拥堵费的道理是一样的,通过收费筛选需求,才是有效率的公平。
所以,再看到类似的政策,动一动你的经济学的头脑,做更明智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