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也叫“无巴掌日”,比较严肃的说法为“国际反体罚日”。
这是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在1998年发起,目的是声援体罚受害者,呼吁全社会重视儿童权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3163962/a7a47df17e5668e7.png)
作为父母,容易一看见孩子的问题,就用打骂吼叫来处理,是因为确实一凶一举手打,好像孩子看着就是听话了,可这是假象,家庭教育里称之为短期效果。
当下孩子看似停止的行为,不是听父母话,而是被吓着了,内心是恐惧的情绪,恐惧只会让一个人后退,不敢反抗,所以父母会以为孩子听话了。
可是往往,家长会发现,孩子不断犯同样的错误。是呀,每次家长只有吼叫打骂,孩子就陷入到,第一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第二不知道应该如何做是正确的!
那家长具体该怎么做呢?有效沟通三部曲,第一描述事实,第二说出感受,第三给出明确要求。
举个例子,看见孩子回家扔下书包就玩手机,不要开口就凶孩子:你看你,一会儿见就知道玩手机,也不知道学习,也不知道帮忙,我看你长大还能干啥!也是这样的批评孩子,甚至抢过手机强制制止孩子的行为,只会让他们更想玩手机,更不喜欢和你交流。
如何用好这三部曲呢?再遇到上面的情景,第一步描述事实【妈妈看见你一回家书包一扔就去玩手机】,接下来说出感受【妈妈很生气,也有点着急】,最后说出要求【妈妈希望你能回家先写完作业,在玩手机,可以吗?】
这样,亲子关系就有了沟通的可能,这样亲子关系就有了平等的条件,这样就可能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
家长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长期处在暴力专制氛围里长大的孩子,要么是讨好型人格,自卑,不敢给自己做任何的争取;要么叛逆,霸道,做出出格的行为!我相信没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是怯懦自卑的活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3163962/70d0e6c4eedc9246.jpg)
所以借今天这个有趣也有意义的节日,提醒作为父母的我们:用正确有效的方法♡陪伴♡,和善而坚定,敢于有《不管教的勇气》。
而家长能真正做到上面这些,需要锻炼自己的【松弛感】,把目光从关注孩子放到更多地关注自己,拿回内在力量,不是强势的指责孩子,而是接纳和允许孩子,并表达自己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