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刚开始,疫情也随之出现。疫情反复下的郑州,仿佛又按下了暂停键。多轮核酸检测在进行中,郑州应对疫情的速度很快,六小时完成千万人的核酸。
有人说,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同的人生。
疫情波及各行各业,一波人失业,一些企业步履维艰,又一轮法拍房流向市场。
其实即便在疫情的笼罩下,生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
这两年疫情对生活造成了多少影响呢?试问如果没有疫情我们会过得比现在好一些,或是好很多吗?答案,不一定吧。
所以,究竟是疫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了,还是我们日益增多的欲望和需求,让生活负担越来越重了?
这几天,在读《瓦尔登湖》。这本书的封面推荐语写着“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值得深思。
对中年的我们来讲,是应该学着低配生活,试着做减法。
低配物质,少买买买
身边有很多人都喜欢买东西,特别是女孩子,逛街、淘宝、直播间。买衣服、首饰、护肤品、包包等。而买来买去,发现最终使用频率最多的还是只有那几件。
往往是所买大于所需,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生活的减法就从少买东西开始。
《瓦尔登湖》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我桌上有三块石灰石,但是我发现它们需要每天擦去灰尘时,我吓坏了,我连自己头脑里东西上的灰尘都还没有擦掉,我厌恶地把它们扔到了窗外......
那是作者梭罗,在瓦尔登湖边隐居独自住在自己做的遮风避雨的小木屋里,写下关于生活的感悟。不需要多余的物质,不然还要浪费时间去打理。
虽然我们做不到梭罗那样极少的物质需求,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极简生活》的作者川真由美曾说:“拥有物品,就等于将能量消耗在物品上,只是我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人生精彩与否,不在于拥有多少物品,而在于,有多少让你自己愉悦的时间。”
我很赞同。
心一旦累了,生活的脚步就愈发沉重了。
确实是这样,少逛几次街、少买一支口红、一件衣服、一样家具……并不会影响生活的质量。
省下来的金钱和时间可以用来运动、读书、写作、自省,学习新技能,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
不断地提升自己,积累精神财富,找回生活的本真。
减少社交,学会独处
生活中,大家是不是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不想去却又不知道如何拒绝的饭局、酒局?也许百分之八十的酒局都是无效社交。我们常在无效的社交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
经营人脉很重要,但也需要花费很多精力。
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为了迎合他人,宁可委屈自己。这样的委屈求全,却也不一定换来他人的认可。
事实上,你认识再多的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自己,丰富自己。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俗话说:“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杨绛先生曾写道,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真实的你,也没必要不停地告诉别人,你是什么样的人,懂你的人自然会懂,信你的人自然会信,如果每个人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子。
是啊,中年之后,有了家庭和孩子,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重心有所转移,朋友渐行渐远也是一种常态。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写道,和朋友走散,其实是一件好事。
其实朋友不需要太多,真心就好。可以一直走到最后的朋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圈子变小了,收起玻璃心,减少没必须的倾诉欲和表达欲。
中年之后,世界从喧闹到安静,学会与自己相处,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降低欲望,知足常乐
欲望有哪些呢?
攀比的欲望、名利的欲望、权力的欲望、金钱的欲望、不合理的欲望等等。
我们常说,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
降低欲望,并不是选择躺平。
年轻时要把欲望化作动力,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更要学会控制欲望,适可而止。
《小王子》中,在小王子探险的第一个星球上,认识了一个痴迷权利的国王,这个星球上只有国王一个人,却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气派,对着面对假象出来的臣民发号施令。他觉得大人真是奇怪。
第二个星球上,小王子认识了一个虚荣的人,星球上也只有他一个人,但他觉得所有人都是他的崇拜者。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优秀,穿衣最漂亮,最富裕和最聪明的人。大人实在是太奇怪了。
在另一个星球上,小王子认识了更奇怪的商人。他每天拿着计算器,计算星星的数量,管理星星,把星星存在银行里,再把写着编号的纸放进抽屉里。商人每天沉浸在正经事中,不可自拔。
这三个星球的人,象征着权力、名利和金钱。他们活得筋疲力尽,却始终没有享受过生活所带来的快乐。
我们一旦想要的太多,欲望远超出能力承受范围,就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苏格拉底说,知足是天然的财富,欲望是人为的贫穷。
我们不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膨胀的欲望。
学会放下,勿忘初心。
减少内耗,治愈自己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生活中,我们时常陷入一种情绪内耗而不自知。
常常在意领导、同事、朋友对自己的评价,也会因为一些负面的信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把精力消耗在揣测他人心思上去,处于一种精神紧绷的状态中,便缺失了很多生活中的乐趣。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不放过自己,就是在自我内耗。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正向的疏通,便会侵蚀内心,越来越焦虑烦躁。
当我们处于困境或是负面情绪中时,内心很纠结,就像一团毛线一样,越卷越大。
越纠结越走投无路无路。理智的选择是停止纠结,专注做好眼前的事情。
该工作时工作,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让自己忙碌起来。
当身体处在忙碌的状态时,也自然避免了大脑的胡思乱想。
有人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那么,减少情绪内耗,治愈自己。
除了做好当下的事情外,还可以多读书。
读书开拓阅历和视野,提升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改变认知,当发生改变时,许多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其实,生活能治愈的都是愿意好起来的人。
稻盛和夫说,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有”,有房,有车,有钱,有权,但幸福其实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有”多半是给别人看的,“无”才是你自己的。
曾有太多的执念,填不满的欲望,贪瞋痴念,爱离别,求不得,放不下。
渐渐地会发现,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便是温暖,平安、健康,开心地生活便是幸福。
学会放下,为生活腾出空间,给内心减少压力。
人间有味是清欢。
愿我们以清净的心看世界,以欢喜的心过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