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个思考问题的问题少年
2022-10-26 20:33 发表于四川
果实成熟,从树上掉落,和树便没有任何关系,人人都可以享受果实的美味,而无需在意它是从哪棵树上落下来的。
——题记
我惊讶,为什么孩子课上表达欲望很强,说的内容很丰富,可是却无法用文字写好一句简单的话?为什么低年级的孩子更喜欢沉浸在画画中而不是认字读书?孩子们能够用英语说出事物的名字,一看到文字反而摸不着头脑?一个孩子卖东西卖得好,一遇到数字的题却是一脸懵?究竟是他们不够聪明,态度不够端正,还是对他们要求太高了?或者把他们拉低了?我们所对他们做的一切真得符不符合客观规律?
遥想当年,能说会道的我,作文却是胆战心惊,直到大学,我才真正开始把写作当做自己的一部分,知道字斟句酌是什么意思,在27岁之前,我一直不太能够静下心来看书,面对书头脑基本上处于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更不能说多么懂书;我上课多数时间处于走神状态,可是我却喜欢一个人慢慢地对着一本书抄写,盯着几句话反复看,边走边想问题;我对数学一直敬而远之,一遇到数字脑子就像一团浆糊,可是和几何的题更加亲近;我从初中才知道“A,B,C”叫做字母,我能说,能读,能看,能唱,能背,可单词、语法总让我抓瞎;我会根据手中的食材做出可口的饭菜,但你要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个放多少,那个放多少,这个用什么温度,用什么方式,我却回答不上来;弹钢琴很有感觉的我,拿着谱子行云流水,我也能随意哼唱心中的各种旋律,可是做和声题的时候就如同一个傻子……我无法要求学生,苛责学生,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学生。
可这样的我,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羡慕的对象?我究竟是靠什么学好的?我能接受很多东西,也自然而然会很多东西,但不能说自己具体知道什么,更难说出为什么,我对努力没有什么概念,说不出所以然,学习究竟有什么规律?
我一直希望学生能够问问题,实际上我也是从高中开始不断产生各种问题,在那之前,我的脑子里全部塞满了“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恐怕学习也是有个先来后到,有个本,有个末,大道至简,一切的复杂都是最简单的东西建构起来的,简单足够深刻,在简单之上就是千万种形式,英文也就26个字母,文字就是从一横开始变化,几何就是从最先的点,到线,到面,到立体,我们困惑于复杂的形式,却忘了最简单的内核。
文字,数字本就是抽象而来,属于末学,并非本学,想想我们出生之后,最开始接触的永远是具体形象的东西,我们用感官直接感受,而后才是思维,感官是迅速直接的,而思维却是很慢的,抽象成字符进行表达是一个更缓慢的过程,而我们现在花大量的功夫塑造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变得抽象,却拖慢了他们学习的脚步,让他们失去了感觉的能力,我们把有血有肉的生活变成了碎片化的符号,所以我们的感情呢?我们的道德呢?
难怪学生说话头头是道,却并不知道谨言慎行,因为他们的语言无法落实到行动,和实际生活是脱节的,我们知道这个东西是苹果,是apple,知道它几斤重,却未曾注意它的颜色,它的形状,它的味道,它拿到手里的质感,所以能说真的了解这个东西吗?
具体而抽象是一个过程,也体现了一种能力,但这个顺序我们不能忽视,感受是一切的来源,脱离了感受,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就语言而言,语言并不是为了沟通和交流,会意实际上多数时候并不需要头脑参与,一个眼神就说明全部问题,还需要费力用语言吗?实际上理解语言本身就是更加困难的事情,会带来很多曲解,语言形成有它的意义,但语言不是目的,是一个结果。就像听说读写,也有它的顺序,我们所学的东西是因需要而产生,很多科目并不是生活必须的,也不是为了一个人更好生活的绝对存在,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很好生活,而不是把好拿去定义,把“好”放置在条件中,变得局限,因为你随时都可能脱离这样的条件,这样随时可能失去的“好”简直就是望尘莫及的美丽泡影。
所有的抽象是在具象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规律,它来源于发现,能够进行各种演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应该尊重人的天性,顺性而导,顺性而教,刻意改变顺序,是一种扭曲。
我们不能够以大人的眼光去解决小孩子的问题,事实上,你无法帮任何一个人解决任何问题,孩子的问题也只能教给他们去思考,去解决,从这个角度,大人做的事情实际上很有限,给他们自由,照顾他们安全,全方位调动感官,充分地去探索这个世界,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
但大人必须要知道,同一个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情况有不同解决方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的答案都是活的,不是僵死的,因人而异,我们的答案只是相对的答案,允许自己有不同的可能性。
我相信,很多规律也是来源于新奇的发现,那些只有细致入微的体验者才能够看到。为什么研究规律?为什么学习规律?是为了复制?可是人真的能够被复制吗?人的独特性不是就在于无法被完全复制吗?所以人才有无法被操控的自由吗?学习的目的一定不是知识,这些旧有的东西可以被无限复制,但是结局是单一的,暴力的。
我感慨有的学生一看动画片,因为之前知道这个故事就说没有意思;有的学生看英语动画片,没有中文就直接说看不懂,不愿意再继续看下去了;有的同学说来找老师是因为自己很无聊,不知道干什么;有的同学写作文第一件事是问写多少字……
一切一切知识的学习不是为了记住这些知识,学习的本质是体验,是发现,是新的,而不是旧的,实际上,学习是本能,从骨子里就有的好奇心,根本不需要教,所以教的是什么呢?《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不损性。
可以说我那令人羡慕的学习能力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学习是一种自然而非刻意的过程,如同“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把自己保持在空白的状态,知识就进来了,可这只能说明是知识的接受者,并非我所谓真正的学习者,因为它只能承接旧的,只能说是个能吃很多,胃口很好的人,可少了趣味,少了鲜活,如同机器一般。
这样的学习也能带给我动力和快乐,一种目标的追逐,感官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虚荣,但这些东西于我而言却是可有可无的,比如学习各种学科,做饭,弹琴……我没有留心过程,脑海中只有一个想象的结果,我一味地快,甚至忘了自己。
我感谢生命中的各种挫折,各种停顿,各种出其不意,打乱了我节奏,拖慢了我的速度,却让我开始思考,想要理清自己的头绪,这也是一种追逐,我想要找到答案,脑袋在飞速转动,什么也吸引不了我,我又忘记了自己,突然我停了下来,只是看着自己,看着眼前的一切,这一刻获得的东西,更像是惊愕,是震撼,颠覆了原来的所有,曾经困扰的问题没有了,而后是更深层的平静。
过往的经历于我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不断产生问题,让我不断更新自己,进入的同时随时跳出,放下套路,只是遵循着天性适应这个环境。之前困惑我的实际是标准和天性冲突的问题,社会总是试图塑造不同的人,优秀的人是这样,不优秀的人是这样,我一直努力适应这个环境,又想保留自己的天性,所以我成了优秀的人,又瞬间变成了平平无奇的人。别人总说我变来变去,游离不定,不按套路出牌,定义如何能说明一个人的全部呢?人本就是随着境遇不断变化的呀?怎么说得清?又有什么惊异的呢?这些都是我呀?你们说的又是哪个标签下的我呢?或者说你们又把我放在哪个标签下说呢?你们能够实实在在地看见那个真实的我,而不是被头脑构造出来的无数个我吗?
标准化能够适应机器,但是用在人身上只能让人变得越来越低级,越来越模式化,越来越分裂。看待一个人应该全方位去看,看到现在,也看到未来,看到别人,也看到自己,让学习回归到学习本身,让结果顺其自然地发生,生活永远都是进行时,能够被复制的都是丧失活力的机械物,只有当下无法被复制,活在当下才能体验生动,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未知,都是鲜活,即便是一片叶子,一朵云,日常的作息,他们是完整的,不是分裂的,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生命之书》 《瓦尔登湖》(写在文后: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有我的,每个人的生活不需要刻意交集,各自安好才是真。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其实就已经很难得了。《道德经》中“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岂是字面上的肤浅理解,需要多高的道德境界才可以达到,我们需要透过形式真正看到本质,同一句话可深可浅,如何理解显现不同的真心。但请相信,即便是没有联系,连接却一直都在。
如果你真的想向我请教什么,不仅仅只是当你有问题时想起来问我,在平时也关注我的动态,做过我所做过的思考,那比你问我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太多,这是我所给答案的来由,离开这些什么都不是,甚至即便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也不认识我。
诗和美景并不在远方,生活早已呈现无与伦比的精彩,只有细致入微的体验者才能发现。否则,即便粗糙的你走到天涯海角又如何?
因为虚幻的想象盲目追随别人的脚步,忽略自身成长应该有的独特轨迹,又将会得到什么?
或许我们最终才会发现,我就是那个美景,我就是诗,祝一切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