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了飞机乘坐中巴时,我们是按组上车的,我是一组,所以坐到了靠前位置和薇薇在一起。由于有的孩子年龄小,是让爸爸或妈妈抱着坐的,第二天自己坐,我就自然往后顺延和玉莹坐在一起。坐下来后看到金晓从走道路经过,当时想他们为什么没有坐到一起呢?念头闪过瞬间没了。
金晓和玉莹两个人都是美乐团队的一员,更是一对儿情侣

金晓也是我们游学团队中负责和大家拍照的三个人之一。也是相片最少的一个,在我们听导游讲解,欣赏异国他乡风景的时候,他都是在默默的抓镜头给我们拍照的一个人,并且他会把每个人记在心间,有谁的相片,没有谁的相片及时补上。

玉莹是我们一组的组长,负责我们所有人的集合、行程安全提醒或者只要有谁需要帮助都可以找她,阳光爱笑,很乐于付出奉献的一个人。

后来在一次上车后他俩坐到一起。那一刻,我突然看到了自己的麻木,看到自己感受不到别人的感受,一对情侣一起出来旅游,又都分别担任了重要角色,唯一在一起的时间就是在车上的行程中,自己尽然没有考虑到,再回想,他们俩在飞机上就是一起坐的,登机时负责人涛涛有提醒,谁想一起坐的可以私自调整,自己听到也看到了,只是没有入心,这一刻更是看到了自己的麻木和自私,自己单独一个人,比起带孩子的父母和有岗位职责的美乐家人们,自己出行是最轻松,可是尽然什么都没想,连这点最基本的常识在麻木中也丢掉了。平时的生活中,会总想着自己是个好人,是心地善良、积极向上的人,有时候别人不理解自己。事实上就像姬老师说的:是个麻木自私懒惰的,心里只有自己,遇事不思考、感受不到别人感受的人。那时侯听到老师这样说时心里好不舒服,觉得老师不理解自己,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想,已经是付出很多的人了,还这样说…现在实实在在看到了自己的行为就是这样的人。想想今天的大多数成人:小时候基本上都是在父母无明的爱中失去了自己的感受:妈妈我热。不行天冷不能脱衣服。妈妈我吃饱了,刚吃了一点再吃些……现在有多少孩子还是在父母重复这样无明的教养中长大?所以说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有点冷,有一种饿叫做妈妈觉得你有一点饿……就这样让孩子在大人的操控中不敢或不能有自己的感受,更感受不到别人的感受,只能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对别人好,而不是别人需要的方式,造成了现在矛盾的焦点,最后还觉得自己委屈出力不讨好。知人者智 自知之明,去欲还本对于成人来说需要一个过程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自己纯洁高贵的灵魂像是被什么东西包裹着一样,在姬老师的带领下如抽茧拨丝般在一点点净化纯洁流露出人本性的光芒。能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也能感受到别人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创造幸福的能力。
下午又发生同样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腼腆和责任或许是大局观没有及时说出来,但是这时候有人调侃一声,马上就调换了位置。
成长无处不在,所有的大事都是在小事中积累而成的,人格的培养也是如此。以事见人、以行见心、以心见行,探寻表象背后真相的能力在提升中,感恩、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