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犯下错误时,当你以此炸毛,火光四射时,请作为家长的你保持安静。此时的你,一再追问事情发生的原因,是在浪费你们彼此之间的时间。
在我们经历的育儿实践中,或许你已经发现,追求事情发生的原因,只能满足你一时的好奇心。而与此同时,你也是在浪费孩子和你的时间。
周家大宝,昨天在接园放学时,妈妈又被老师留下谈话了。回家后,妈妈只是想知道他捣乱的原因,就一直在追问他做这件事时的想法。问的久了,大宝总是不愿说,最后就大哭。
在家长询问孩子做错事原因,就一定会不停的发问。有时,孩子不愿意回答,他认为这涉及到了他的隐私。家长一味地探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到亲子间的信任。
大宝还一直哭着说,妈妈是坏蛋。满脸的泪珠和不再爱你的表情,让人看了,心里满满的不是滋味。信任感似乎要消失殆尽。
寻找和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不仅在短时间内,不会为你提供,怎么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是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孩子产生的问题,和你据此认为的错误行为的表现。
这样的解决问题的行为,只会让你用更多的时间,对孩子错误行为刨根究底,事实上,是拖延了我们找到问题解决的时机。
追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对事情的解决并无效果。
当一件事发生时,孩子对一件事情记忆的过程,目的性极其不明确,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目的的。
朋友的同事发信息问上周幼儿园学了什么故古诗,自己的女儿因为请假,没有学会。朋友就问儿子学了这么,但孩子一时记不起来了。同事并没有继续追问,只是给他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一边玩,一边陪着他回忆。孩子后来断断续续的还是想了起来。
不要说小孩子,就连我们成年人的脑子也不会像录像机一样,丝毫不差的记录下,所发生事情。我们所注意到的事情,是经过理性和感性的记忆,最终只有一小部分可以使我们注意到。这种有选择性的对事物的感知,使得个人的记忆,呈现的只是整个事件的片段。
但当家长看到孩子犯错 并究起其原因时,总是一味地认为孩子做的,他一定知道自己做这件事的初衷。
家长的这种不切实际的奢望,给孩子最终带来的只能是焦虑以及不信任感。
此时孩子做出的任何保证和解释,都不是发自内心的。此时,家长不要期待他们,会对未来的行为负责,也不要强求他们一时能够改掉不好的行为。
孩子是张白纸,他不会对他们记忆不清楚,不理解的事情做出解释和承诺。如果有,此时的理由也一定不能满足家长追问的好奇心。就像一张空头支票,最终破坏的还是彼此间的信任。
在孩子和你之间建立有效的权威,是需要时间和懂得短期的等待,给彼此梳理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