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达人联盟想法心理
出身寒门,找母亲借3万办公司,后还款900亿,李永新是怎么做到的

出身寒门,找母亲借3万办公司,后还款900亿,李永新是怎么做到的

作者: 职心眼儿 | 来源:发表于2022-05-08 10:26 被阅读0次

    总听人说:我有很多好创意、好项目,可就因为“口袋里没钱”,只能碌碌一生。

    实际上,创业这件事,虽然离不开钱,但“钱”的重要性,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大!

    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看如今市面上,有多少投资机构,手握着巨额资本,整天到处找“好项目”。

    论有钱,谁能拼得过他们?

    那他们是不是“做一个成一个”呢?

    很显然,现实并不是这样。

    还有很多如你我的普通人,即使没有充足的资金,也照样能从零开始,最终跨越阶层,走上人生巅峰。

    比如说,出身寒门的中公教育创始人,李永新,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永新是谁?

    他是2019年“胡润百学·教育企业家榜”单上,位列第一的富豪。

    2021年3月,他又以校友的身份,一口气给北京大学捐了10个亿

    直接成了给北大捐款额最高的校友。

    当年那个天天在食堂蹭吃蹭喝的李同学,竟摇身一变,成了如今的“教育界首富”、“最有钱的老师”

    “我会再接再厉,将来给北大再捐100个亿!”

    食不果腹的穷学生教育界数一数二的大富豪,李永新到底都做了什么?

    对于想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普通人来说,他的逆袭之路,又能带来哪些启发呢?

    01 破圈靠智慧

    1976年,李永新在吉林省通化市出生,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其实在那个年代,双职工家庭的经济条件,还算可以的。

    可问题是,李永新的前面,还有3个姐姐。

    一家6口,全指着父母的死工资过日子,拮据程度可想而知。

    李爸爸也没有坐以待毙。

    他找朋友借了1万元,准备做点小生意,给家里开源。

    结果却赔了个底朝天。

    反而让本来不富裕的家庭,越过越艰苦。

    不过,虽然出身贫苦,但与3个姐姐相比,李永新还算幸运的。

    从小,母亲就教育李永新要重视学习:“咱们这样的家庭,想改变命运,只有努力学习一条路。”

    于是,牺牲了3个女儿的读书机会,李家东拼西凑地把儿子供到了高中。

    结果,就在报志愿前夕,李永新竟与父母出现了争执:

    我不想再听他们的了!

    原来,在父母看来,李永新能上个军校就挺好的了。

    既不用交学费,毕业还包分配。

    可从小成绩就是“拔尖儿”的李永新,坚定地认为:只有进入顶尖名校,才算真正拿到改变命运的钥匙。

    所以说,小永新的目标,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北京大学。

    得知李永新要考北大,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觉得他疯了

    “全国那么多考生,怎么可能会轮到你?”

    李永新偏不信邪。

    他决定为了李家、为了自己,倾尽全力搏一搏!

    原本刷一遍的题目,李永新要刷三遍;

    同学复习到12点,他就挑灯夜读到凌晨一点;

    连老师都觉得李永新“太玩儿命”了,怕他身体吃不消。

    李永新很清楚:自己没有退路。

    一旦落榜,父母和姐姐们这些年的付出,就全白费了。

    终于,熬到了发榜那天。

    “李永新”三个字,稳稳地出现在了“北京大学”一栏中。

    全家人瞬间松了一口气。

    随后,便是无法抑制的喜悦:真的是北京大学啊!

    从那里毕业的人,哪个不是妥妥的精英!

    所以你看,所谓“寒门难出贵子”,其实是有前提条件的。

    最基本的,这位“贵子”要有足够的智慧,能成功跃进另一个圈层

    不仅是“学习好”“脑子够用”的智商问题

    更是要对现状有清晰认识与辨证分析的能力。

    如果,李永新当初听从了父母的建议,稳稳当当地考进了军校。

    也许他也会做得很出色,但却很难成为今天的“教育首富”。

    更不会在创业9年后,用900亿还款,把母亲也送到“首富”的位置。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顺利考上北京大学的李永新,怎么也不会想到:更多严峻的挑战,正在不远处,笑眯眯地等着他呢!

    02 积累靠毅力

    到了北大。

    李永新仿佛走进了另一片天地。

    百年名校,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才子,每个人都有很多新奇的观点与见识……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李永新耳目一新。

    然而,精神上的追求,是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

    交完学费的李永新,看着手里仅剩的100多块钱,不禁开始发愁:这一个月,能吃点啥?

    原来,当时北大的食堂,一个正常学生的开销,大概在250元左右。

    这三分之一不到的饭费,难道说,李永新只能一天吃一顿饭?

    幸好,机灵的李永新在食堂里发现了一个角落。

    这里每天都提供免费的粥,随便喝!

    于是,靠着不花钱的稀粥续命,李永新楞是在北大完成了全部学业。

    不仅如此,他的成绩,在年级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以至于临近毕业,辅导老师都觉得他应该继续读研,“否则就太可惜了”。

    刚好,系里有一个保送研究生的名额。

    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李永新却出人意料地直接放弃了!

    为什么?

    原来,他一是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想亏欠父母太多。

    另外,李永新还得知,同宿舍的一个好哥们,也在争取这个名额。

    面对“僧多粥少”的现实,他决定“成全对方”。

    如此一来,摆在李永新面前的,就只剩下两条路了。

    1、出国深造;

    2、进入职场。

    1999年,俞敏洪校长的新东方正在极速扩张,几乎每个从北大毕业的人,都想到国外接着去深造。

    而对于靠免费粥度日的李永新来说,出国,就是个“连想都不敢想”的奢望。

    同样不敢想象的是,多年以后,他的财富,会超出俞敏洪校长好几倍,成为教育界当之无愧的大佬!

    于是,在北大刻苦学习了4年,李永新一脚踏入了社会。

    自古梅花香自苦寒来

    想跨越阶级、逆天改命,就注定要走上一条“苦于常人”的道路。

    从没日没夜地挑灯备考,到大学4年的拮据生活。

    李永新的身心,无时无刻被生活鞭打考验着。

    好在,他坚持过来了。

    可这种经历,也是刻骨铭心的。

    以至于他在2018年,第一次向北大捐款时,特意要从1亿款项中,拿出5000万分给后厨

    用以报答当年“免费粥”的恩情。

    不仅如此,在中公教育的各个校区里,每个食堂都设有专门的区域,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粥、汤和咸菜。

    “我就是想给那些眼下虽然很穷,却有坚定意志的同学,一个继续努力的机会。”

    说到这,心眼儿也想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虽不至于穷到“没钱吃饭”,但也几乎很少出去“改善伙食”。

    每顿都是固定的“二两米饭+一个素菜”,吃完继续去上自习。

    如此日复一日的积累下来,生活虽略显单调,但大脑中的知识,却变得越来越丰富。

    有的时候,穷,反而成了一种优势。

    它能让你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难怪连孟子都说: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到这里,老天对李永新的考验,结束了吗?

    03 崛起靠眼光

    如果说,1984年,联想、海尔、万科、健力宝等企业的相继诞生,标志着中国企业进入了元年。

    那么,1999年,就是互联网企业的元年。

    马云、马化腾、刘强东、李彦宏等诸多大佬,相继投入创业大潮。

    当然,还有刚刚从北大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毕业的李永新

    别看如今这些大佬,个个都是闪闪发光的大人物。

    但在1999年,他们所有人的影响力总和,真没有一个李永新大!

    作为“90年代十佳大学生代表”、“北京市优秀高校毕业生”,李永新积极响应“大学生自主创业”号召,成立了新兴伟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都做了相关报道。

    《东方之子》栏目还对李永新进行了全程追踪报道。

    很快,就有投资人找上门,要和李永新合作。

    于是,非常顺利地,李永新实现了创业的设想:

    打造一座素质教育大厦,为大学生提供从入学到就业的一条龙服务。

    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

    然而,在创业这条路上,危机是无处不在的。

    逆境时,人们更容易小心翼翼地处处提防,倾尽全力战胜困难;

    而到顺境,人们往往会被顺风顺水的形势蒙蔽双眼,丧失斗志,迷失方向,一脚踏空……

    果然,没过一个月,李永新就与投资人发生了冲突。

    “你这种模式,根本赚不到钱!”

    “对不起,这是我创业的初衷,而且永远也不想改变!”

    看着书卷气十足的李永新,投资人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撤回资金,终止合作。

    刚刚起步的新兴伟业,就这么夭折了。

    一夜间,从天堂遁入地狱。

    媒体却没能“饶过”李永新。

    在镜头面前,他全然没了当初的春风得意:

    “我还能有什么感想,非常尴尬、非常丢人。”

    虽说,世上没有一上来的成功。只要做好自己,就不怕没机会翻身。

    但是,留给李永新的机会,真心不多。

    此后的三年,他不敢回老家,不敢跟家里人联系,更不敢见那些出国、读研、在大公司上班的同学们。

    “我就窝在一个6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晚上铺报纸睡在地上,连吃个馒头都要数数钞票,算计下。”

    好像,大学时的拮据,从未走远。

    更糟的是,再没有人为他提供免费粥,帮他续命了。

    所有的盈亏、收入支出,全都压在他一人身上。

    李永新想办法办过各种培训班,从小学到奥数,从高考到复读,还有状元演讲、计算机培训……结果无一例外,都没溅起来几朵浪花。

    失败的滋味,被他反复咂摸着:李永新啊李永新,你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也便开始对身边的世界,产生了敬畏

    放弃华而不实的宏大愿景,李永新逐渐沉下了心,观察身边点点滴滴的商机。

    机会,也就来了。

    一次,李永新去导师家蹭饭。

    刚进门,他就看到书房里坐着几个明显不是学生的人:“老师,这些是您的学生?”

    “偶,他们啊,是准备考公务员的一些朋友,今天来想听我给辅导下。”

    一句话,让李永新看到了当时近乎空白的考公市场。

    仿佛,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正在他面前缓缓打开……

    李永新依稀记得,1999年毕业时,全国的大学都在扩招。

    如今,面对成倍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必然是最热门的话题。

    而其中,公考又是大多数人的首选。

    更何况,自己在2000年11月,就参加过公务员考试。

    无论从实战经验,到研发理论基础,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那还等什么,说干就干!

    刚一上手,李永新就又犯愁了。

    公考培训市场,的确是块潜力巨大的蛋糕。

    但是,想吃蛋糕,也得有刀叉呀!

    自己一个经常要去导师家蹭饭的人,拿什么招兵买马,从零开始呢?

    正在李永新为难时,母亲鲁忠芳突然来到了北京。

    一见面,妈妈就从怀里费力地掏出一个包:

    “这是这几年我跟你爸存下的一点积蓄,知道你在北京需要用钱,先拿去吧!”

    整整3万块,带着母亲的体温。

    李永新的眼眶,瞬间湿润。

    他暗暗发誓,将来如果能功成名就,一定要好好报答父母!

    很快,有了资金支持的李永新,开发出了一套辅导公务员考试的实战课程。

    不仅是国内首例,还奇迹般地压中了多道真题,以及申论考点的主题

    初尝甜头的李永新,第二年又乘胜追击,推出了中国第一个公务员考试门户网站——中国公务员考试咨讯网。

    与网站同步上线的,是中国第一个公务员考试的远程辅导课程。

    短短两年,中公教育就完成了最初的业务模型探索和打磨。

    也一步步在公考人群中,建立起了品牌影响力

    2003年,毕业生人数井喷式爆发。

    应届生比2002年增加了67万,就业形势异常紧张。

    再加上公务员热的催化,中公终于在李永新的带领下,跑上了快车道。

    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提升效果也更加显著。

    然而,谁也没料到,一场非典疫情,打乱了李永新的所有规划。

    既然无法进行“面对面”的培训,李永新迅速调转方向,开发出了线上音频教学+PPT的授课方式。同步推出中公教育的独家版权光盘,帮助学员在家复习巩固。

    危机即机遇!

    短短4个月,中公教育完成了华丽转型,成为从疫情中起飞的黑天鹅。

    中公教育也正式更名为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回报,李永新把公司大部分股份,都写在了母亲鲁忠芳的名下。

    正是因为当年“救命”的3万块钱,鲁老太太在2020年收到儿子归还的900亿资产。

    跻身中国女富豪排行榜前十名,成为东三省最富有的老太太。

    而李永新更是乘着公考的东风,又推出了独家的面试培训板块和培训机构直营模式。

    一举将中公,做成了公考培训领域的金字招牌。

    从初试创业未果,到遍布全国的中公教育,李永新到底都做对了什么?

    其中必不可少的,必然是李永新那独一无二的眼光。

    有过创业经验的人都懂得,找到一个“有前景”的项目,有多重要。

    如果你总是看别人做火了什么,才跟着入局的话,就很容易成为“接盘侠”,不仅赚不到钱,还浪费了时间与资金,越来越迷茫。

    而李永新的转折点,恰恰就出现在他发现了“公务员考试”的风口,果断入场时。

    那我们普通人又该怎么拥有“独特眼光”呢?

    简单来说,可以分为2个步骤。

    首先,你要做调研。

    入局“公考”,不仅因为李永新在导师家听到了一句话。

    更是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

    他发现每年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至少有8万多人。

    而市面上专门针对公考培训的正规机构,几乎没有。

    这才下定决心,放手一搏。

    其次,你还要知道,即将面对怎样的群体。

    准备考公的人,大都学历不低,对生活稳定性要求很高。

    所以,李永新就投其所好,拿出“押题宝典”、“面试技巧培训”等,快速有效的课程体系。

    这就非常对这些人的胃口,自然能积累出好口碑,最终成为该领域的鳌头。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眼光与魄力,才成就了千千万的考生,与李永新的事业。

    04 写在最后

    不过,俗话说,盛极必衰

    急速扩张的中公,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难以掩盖。

    教育是个“有温度”的行业。

    而当“教与学”之间,只剩下了机械的复制和传导,人的体验感,就会迅速降温。

    而且,随着中公教学越来越套路化,招聘单位为了招到“真实的人才”,也开始针对中公,尝试反套路面试法。

    不仅如此,就在李永新以1294亿元身价,蝉联2021年《新财富500富人榜》,又拿出10个亿回馈母校的时候,中公教育先后接收到安徽监管局警示函深交所关注函,以及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更有甚者,在2021年第四季度,中公下架了所有“全收全退”课程

    2022年“315”,中公教育又因“贷款培训,不过退款”事件,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

    可以说,如今的中公教育,正在经历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李永新也直言不讳地表示:

    “我每天都如履薄冰,内忧未解,外患已至。受双减政策的影响,更多的教育机构已经开始盯上考公市场。”

    所以,李永新能否再次用非凡的“智慧”、“毅力”与“眼光”,走出困境呢?

    看来,也只能让时间来给予我们答案了。

    关于李永新,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欢迎留言,咱们讨论区里接着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出身寒门,找母亲借3万办公司,后还款900亿,李永新是怎么做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qtqurtx.html